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时空对话]


这一章非常有意思,老子把治国与养生这么大的问题,简单地归纳为一个字:啬。

我们来看一看,老子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啬(吝啬)推导出治国和养生的:

1、夫唯啬,是谓早服。(人唯有做到了啬,才能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为之备。)

2、早服谓之重积德。(早为之备,才能广有蓄积,积累自己的德。)

3、重积德则无不克。(广有蓄积即厚重的德,自然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4、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攻无不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

5、莫知其极,可以有国。(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

6、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有了治理国家的正确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

7、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国运可以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人们可以长寿,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把吝啬当作人治国和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而不是专指财物的爱惜。

老子认为,吝啬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

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啬”,才能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这就与圣人治国和养生联系到一起了。

总之,老子认为大到维持国家的统治,小到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这也完全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长生久视之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7,193评论 4 81
  •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
    SuperK军阅读 1,449评论 0 0
  • 小李子在奥斯卡终于登顶了,那天多少人刷了朋友圈,说着:真不容易。连岳云鹏在《欢乐喜剧人》上都致敬了《泰坦尼克号》,...
    盛夏凉情食色馆阅读 2,880评论 0 0
  • 随着现在保险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很多人都不会再很排拆保险,但是大部分人,虽然他不排拆,但是他还是不明白买保险的意义。...
    郑珍容阅读 2,415评论 0 0
  • 身在职场,办公室的茶水间、咖啡厅的某个角落,又或者领导走开的那会儿,总会看到这么一番情景:三五同事一起吐槽领导决策...
    bear_大雄阅读 3,712评论 0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