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状病毒肆虐,作为疫情期间的心理热线援助者,我接到关于婚姻家庭关系冲突的求助内容总结如下:
A:被动终日厮守,各种柴米油盐,现实的鸡毛蒜皮都摆在眼前,很多矛盾要忍无可忍了。平时忙忙碌碌,现在很多细节都会放大!
B:没想到,这次疫情竟然把他出轨的事给抓住了。凌晨三点,谈好了,待这次疫情过去,就去民政局把离婚证给办了。
C:距离产生美,关门就吵架。全天候在一起,互相的缺点暴漏无疑,互遭嫌弃,真是相看两生厌!
D:在生死危险到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这辈子都没有为自己而活过,为自己值得重新活一次,毅然离婚。
E:疫情把两个人困在狭小的空间里,近在咫尺的距离,心却相隔万里,矛盾激发,根本不想看见对方在自己眼前晃。
F:原来假期短,很多夫妻的冲突被随后紧张的复工复学掩盖了。现在假期突然长了很多,活动又受限,只能家里蹲,一天到晚大眼瞪小眼,相顾无言那都算好的,大概率是越看越别扭。没必要继续了。
这场疫情,暴露多少婚姻的真相!幸福的家庭是我们的毕生追求。其实幸福本身就没有一个标准的公式,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但无论是那一种选择,但都需要自己有经营幸福的能力。我们必须要面对是,“我到底应该怎样过完这一生”这个终极的哲学命题。爱情婚姻是我们的选择,我们的自由,而不是我们的负担,我们的牢笼,我们的难题。无论爱情或者婚姻,人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是因为这样的选择可以接近自己幸福的原因。
有人说婚姻就像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而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只能看到朝向自己的那一面。如果我们不能或不会及时交流自己看到的版本,也无法体谅对方看到的版本。就会各执一词,相互嫌弃。
李开复曾讲过一个故事,说某人写了本书,名叫 :《How to change your wife in 30 days》(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妻子)这本书卖得特别火,一个星期卖出200万本!这时候作者一看,坏了,书名印错一个字母。他赶紧联系出版社,修正了书名里的拼写错误,改为:《How to change your life in 30 days》(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人生)修改之后,整整一个月,这本书只卖出去3本。
由此证明,我们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自己的另一半,却懒得反省自己。
再来看这个案例:
一个男人加班,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
发现老婆在床上,饭却不在锅里。
他对老婆非常失望,殊不知老婆正躺在床上默默流泪:“我也要上班,我也很辛苦,为什么所有家务都是我的?他早就不爱我了吧。”
男人觉得,还是结婚之前好。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不需要每天有那么大的压力。
女人也觉得,还是结婚之前好。一个人无牵无挂,没有那么多让人操心的事情。
他们都觉得对方拖累了自己,却看不到对方正在经历着什么。
一个人的日子,怎么过都是可以的。而两个人在一起,就难免把生活的不如意,都怪罪给另一个。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我们普通的人际合作是这样,婚姻更是这样。
婚姻里的两个人:如果都只认同自己的版本,懒得去看一下对方的版本。
对话,往往会是这样的:
“好吧,就算是我的错行了吧?随便你怎么想。”
“我能怎么办,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你这人太矫情,太自私,只想着你自己。”
家,本来应该是最温暖的地方。现在却因为相互缺乏体谅和同情,变成唇枪舌剑的斗兽场。
最终,原本恩爱的两个人,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妻子,和一个永远叫不醒的丈夫。
其实无论跟谁在一起,婚姻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重要的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完善自我。
我们只有多点耐心去修补自己的缺陷,同时接纳对方的不完美,才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有珍惜的勇气,也有离开的底气。
一位心理学老师说过:婚姻中的两个人,就像两件有着很多破洞的衣服,凑到了一起。双方如果同时具备为对方补破洞的动力和能力,婚姻就会向着幸福的方向发展,反之,只要双方中有一方不具备这种动力和能力,则婚姻幸福的几率就非常小了。
而这破洞就是我们从小成长的过程当中未被满足的需求,未得到的爱。它就像是我们心理上的一个又一个的黑洞,吞噬着自己,也吞噬着婚姻中的另一方。这也就是当前中国离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很多夫妻只是在婚姻中感到了无力和绝望,在羡慕别的夫妻幸福的同时,却对这原因一无所知。既不学习也不成长,只给自己一句:顺其自然,算是对人生的一种消极交代。
“顺其自然”,含着一种隐蔽的诉求,即我的人生不是我所能左右的,它是由他人或者这世界上的某一种力量来决定的,这样就免除了由我来承担自己人生责任的痛苦。一切都是别人造成的,和我无关,所以我无须先努力改变。
先改变为什么会变得那么难?这里面蕴含着什么心理学的原因呢? 如果我先改变了,你仍旧对我不好,仍旧会抛弃我,那时我该怎么办?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无法忍受的屈辱和悲伤?
如果是这样的心理原因,那就要从小时候与父母的依恋关系理论讲起。 依恋关系理论的提出者是约翰鲍尔比。依恋是什么?通俗点儿讲,依恋是一种能诱发正向情绪的社会链接,依恋是我们生命中第一个建立的社会关系所选用的模式,依恋能让孩子从正常的情绪状态变得高兴,也能让孩子从负面的情绪状态中得到缓和。
每个人类婴儿期的依恋本质,直接影响到他成人后与别人建立关系的模式和倾向。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人生阶段,都有依恋性。
约翰鲍尔比划分出了两种依恋类型:即安全型和非安全型,非安全型包括回避型、矛盾型、混乱型。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很好的和母亲建立亲密关系,在与母亲互动的过程中,爱与需求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在北美的大样本测量中,这样的孩子约占2/3。也许在中国,这个比例会更低一些。
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与母亲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这样的孩子,小时候得到更多的是忽视和未被满足。 婚姻中那种怕别人对自己不好,就先对别人不好的心理模式,就是回避型的依恋模式,不自觉的将小时候与父母形成的不安全的依恋模式搬到了自己婚姻的亲密关系当中。
所以当别人靠近他,和他亲密互动时,他小时候不安全的体验会促使他不相信这种亲密会是一种长久的存在,他总是想方设法的让自己远离逃避,甚至毁坏这种亲密的感觉。他又让自己回到了小时候那种被妈妈抛弃的绝望和怨恨的体验当中,这种体验让他觉得有熟悉的味道,一切不会再比这更坏了,我永远不会再被抛弃了。
所以如他所愿,当下婚姻中的坏关系,是他潜意识里的阴谋得逞。这也就是他在婚姻里无力去改变,无力去做什么的根源。 而婚姻关系中的另一方,如果是心理健康程度较高的,则有能力去缝补一方在依恋关系上的创伤黑洞,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理解,爱与包容,婚姻最终有可能走向幸福。如果是心理健康程度一般或较差的,则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也就无法经营出幸福的婚姻了。
婚姻里,不是每一个结了婚的人,都懂得如何做TA人的丈夫、TA人的妻子,所以都需要时间来成长。
婚姻就是把两个人的日子放在一起过,它需要的是夫妻双方足够的包容和理解。说到底,也只有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婚姻也是一门学问,我们都是同行的人。
没有谁的婚姻是一劳永逸的,要想比别人更幸福,就要付出百倍甚至千万倍的努力。 我们每个人学习成长自己才是最靠谱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婚姻中的依恋模式是什么样的?我们内心的黑洞需要多少爱来缝补?我们有能力经营并享受一个幸福的婚姻吗?
学会自我成长,方不负韶华,不忘初心,不枉此生,欢迎一起用心理学来探讨和寻找答案。祝福我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幸福婚姻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