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这本书,上一篇是关于小说主题的讨论,也就是得救之道的讨论,而这一篇,想对本书的剧情做一番解读,反复读完以后,相当过瘾。
于商战的经典
丁元英在德国柏林开立的私募基金,两亿人民币,由丁负责在中国A股市场操作,经过11个月的经营,差不多翻了一番,投资回报率82%,资金方这样评价丁,“有人说中国股市不像是一个融资市场,而更像是一台取款机。丁先生是为数不多的掌握取款机文化密码的一个。”
丁退出私募,隐居古城,芮小丹请丁吃饭,席间好友欧阳雪知道小丹对丁动情,故意刁难丁,丁怕让小丹失望,不惜违背了他在柏林签的不再涉足股市的保证书,给欧阳雪指定了一只股票,小丹问他,“你怎么知道那支股票能挣一倍以上的钱呢?为什么一定要在明年5月卖掉?”丁说“这里边既有政治经济学,也有市场经济学,既要为改革开放出一条道,又要分解改革的阵痛,这时的股市真真假假,大起大落,在这种背景下,你既得盯住庄家的黑手,也得盯住衙门的快刀,你得在狼嘴里有肉的时候下筷子,还得在衙门拔刀之前抽身。”听完觉得,沦为韭菜太应该了。
丁打着扶贫的旗帜,在王庙村利用廉价的剩余劳动力,房前屋后的空场,不分白天黑夜的加工,充分发挥了王庙村的资源优势,把一款对手工打磨要求极高的音箱成本压缩到了极致,再配上乐圣音响公司的当家产品,乐圣旗舰套件,成功的开发出了一款性价比极高的双组份音箱,取名格律诗,通过资本运作,在国外的专业测评机构拿到了测评报告,在业内知名的杂志上发表了知名音箱横向测评的文章,在欧洲,德国,英国,法国拿到了总代理,把格律诗总部设在了北京,这一系列的行动,成功的让格律诗完成了高大上的转身,剩下的就是只等市场的认可。
丁筹划在北京的国际音响展示会上,以远低于乐圣旗舰的价格出售500对音响,让格律诗踩着乐圣的光环,一夜爆火,也因此彻底得罪了中国HI-FI音响的领军人物,乐圣公司董事长林雨峰,一场标的600万的诉讼赔偿把几名发烧友彻底带入了认知不够的深渊,有关认知的考验,也就此展开。
曾经还是主动找丁出谋划策,拉自己一把的发烧友,开始认为丁是带他们走进了死胡同,鉴于林雨峰的地位和影响力,这场官司他们只有输。基于这种思考,也就做出了求和,退股这种在事后看起来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令人深思的是,同样一个事实,为什么三个发烧友认为是败局,而肖亚文看到的确是机会,这是文化属性的产物还是判断能力的局限?
肖亚文曾说“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其他还有很多,比如机会、帮助,我不确定。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不重要,但是我知道这个很重要。”这让我不自觉的想到自己,这不就是李笑来于我的意义吗,在别人看起来不重要,但是我知道这个太重要。
就在格律诗和乐圣都在为诉讼忙碌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中国家庭影院音响的龙头企业伯爵公司,向格律诗投来了收购意向书,这个行为在公司高层会议上是大多数反对的,收购一个前途未卜的企业不明智,而董事长苏逸文的一番解释“以一份650万的收购意向书,去快速的了解可能潜在的竞争对手”让人领略到了商业上的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于爱情的纯粹
我一向对以言情,爱情为题材的作品本能排斥,看到电视上无缘无故爱的死去活来,海誓山盟,实在膈应。可不得不对小说中元英和小丹的爱情仰慕。
元英对小丹的爱是源自灵魂的欣赏,对她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那股子洒脱的钦佩;小丹对元英的爱是一种执念,只不过执得纯粹,纯美。
这种爱情无关相貌,无关年龄,无关地位,是灵魂深处的碰撞,是一种价值观对另一种价值观的欣赏和崇拜。
小丹死后,元英喃喃自语道“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丫头,不简单哪。”
刚接到小丹死讯的时候,他像平常一样打开音响,放上芮小丹最喜欢的那支《天国的女儿》,开始慢斯条理的整理功夫茶,将茶杯、闻香杯、公道杯、盖碗一一用茶巾仔细地擦拭,那种专注神情似乎是在做着一件极精细的工作。然而,无论怎么对抗、舒缓、掩饰,都无济于心头的疼,那是一种心如刀绞,无可忍受,无可遏制的——疼,他以为他是明白人,可以从容、达观,但是当他静静地泡好一杯茶静静地喝到嘴里的时候,这杯茶却被喉咙的一团东西堵住了,一股生理无法控制的东西突然从胸腔喷出,他本能的紧闭上嘴,快步走到卫生间的洗手池,吐出的是一口鲜红鲜红的血。
曾经,她依偎在他怀里陶醉的说:到时候我就躺在你的怀里听音乐,听你给我讲天国,讲地狱,我就在你怀里悄悄死去了,我的坟墓上开满了细碎的勿忘我,在微雨的清晨,你穿过蜿蜒的小路而来,手里拿着一枝花在我的坟前默默伫立……
而今,她留给他的是永生的魂和永恒的美,是关于“作为价值”与“人生价值”更深刻、更本质的思考。
我在网上看了一些对本书的书评,褒贬不一。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这是一本集商战,爱情,哲学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值得深度。
其实,读这本书,时刻在考验着自己的学识,见解,阅历和认知,以上的解读仅限于当前能力有限的我,相信一年以后的再读,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我以为对于此书的解读,就是对认知层次的解读,解读到位了,认知也就到位了,认知到位了,解读也就到位了,强求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