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黑盒子”,是指从用户的观点来看一个器件或产品时,并不关心其内部构造和原理,而只关心它的功能及如何使用这些功能。如电视、手机。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白盒子”。如果你对手机拥有黑白双盒,你的职业很可能是一名手机工程师。
生活中充斥着许多黑盒子。许多人研究黑盒子,探索其中的奥秘,把它变成白盒子,然后加工成另一种形式,售卖给顾客。如:山寨手机、洗稿文等。
求学年代,数学里的定理、物理中的定律、化学中的公式都是我学习的黑盒子,很多的定理公式我并用不知道它的推导过程,甚至忘了它存在的背景和意义,可是我可以用它们来解开题目。
简单的一个例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b/2。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面积的定义是什么?这些知识点已然成为我的盲区,被我打进黑盒子。可是我依旧可以用它来解决生活的一些问题。规律不一定要去了解它的行成过程,但是如果你懂得如何去应用,那么依然会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像昼夜和四季,你可以不懂自转和公转,可是你只要知道打雷要下雨,天冷穿棉袄,就可以指导生活。
对一家公司来说,具体的事务对具体实施的部门来说就是白盒子,而对领导而言,这些事儿就是黑盒子。TA不用事必躬亲了解黑盒子里的内容,只要把握公司的战略方向,用好这个黑盒子就行。
学语言也是如此,开始的时候你可以不学星标不学写字,单纯地交流输入就可以达到自由交流的水平。这时候语言对你而言就是黑盒子,而在学习音标语法词性句子结构的过程中,就是你渗透的过程。在不断地运用黑盒子的过程中,你会不断地渗透到内部,白盒子的轮廓会浮现出来。
当然,最好的情形是你可以黑白通吃。可是,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你只能集中精力去开发一两项你的专属白盒,然后让其变现,而剩余的时间,就是用好其他的黑盒子就行了。
读书的过程就是先抓大放小,先黑盒再白盒的过程。 好书不求甚解,这也是黑盒子思想的一种方式。面对一本书一个理论,当你无法深入理解时,先把之当成一个黑盒,然后继续前进,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进行思索、碰撞,然后进行黑盒洗白。这种融会贯通的爽感让人欲罢不能。
就像小时候学成语,其实四个字的整体意思我懂,可是四个字单独的意思其实不是很明了。记得我小学学习“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触景生情”这俩词的时候,其实就只有大致的概念,可是用的多了,就会有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效果。
遇到未知不可怕,把它变成你的黑盒,如果你愿意花时间把它变成白盒,那你的大脑就经历了一番磨砺和思考。
用黑盒指导工作,用白盒激发思考。适当地,用黑白双核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