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弗兰克尔,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担任维也纳神经医院的首席专家长达25年,他创立了“意义辽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为继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就好像尼采说的“但凡不能杀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在超越了炼狱般的痛苦后,他将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本书就是他的自传体,通过回忆集中营生活中的场景,来教导我们如何找寻生命的意义。
书不大,只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集中营生活;第二部分为意义治疗学。但是此书富有文学与哲学的双重价值,书中的故事非常有戏剧性,其实就是在探讨人类最深切的问题。
我是第一次接触此类型的作品,以前我从没接触过心理学方面的书,看到这本书也纯粹是意外,但是它带给我的震撼却非常非常的大。
在此之前我只是在课堂上粗略的了解过有纳粹,集中营这样的事情,但我并不曾想过身在此中的人会是什么模样。我只知道战争带给人的伤害是非常非常的大,可是受害者的心情,处境却一点也不了解,应该是不曾感同身受过吧?
但是,看了这本书,就好像应验了作者的初衷,我对他们的遭逢,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也有助于我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解剖:本书并不是以集中营实录自诩,只是数百万集中营俘虏反复身受的痛苦经验。它所关切的,不是有权有势,有地位的人所受的苦,而是诸多默默无闻,名不经传的俘虏所遭遇的苦刑、苛虐及死亡。
如果你也有幸看过这本书,也许你可能会像我一样,觉得以后不管自己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想想他们在集中营的生活,就会豁然开朗——这算什么困难,屁都不如啊!
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如果人生真的有意义,痛苦自应有其意义。痛苦正如命运和死亡一样,是生命中无可抹煞的一部分。没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无法完整。”所以作者才会在集中营那样非人生活的环境下,在很多人都自甘沉沦,最后自我了结生命的可怖情况依然选择努力的过活。挺起胸膛,努力表现自己,不让自己看起来已经没有了劳动力,进而被送往毒气室。
他自己也引用尼采的“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痛苦都能忍受。”来说明,只有坚持追求自我,感受自己的使命,知道人生对自己还有什么指望,才不会自甘堕落,沉沦,最后在满腹的怀旧愁思中死去。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电影《为奴十二年》,虽然生活方式不一样,但是都同样有着不得已,被迫生活的命运。奴隶,俘虏,过的生活,说白了就是被像畜生一样的使唤,这不单单是身心被掏空,更严重的是连做人的基本尊严也会被剥夺。但是他们都是因为有所指望,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生活,最后都能过上自己期待的生活。所以作者也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继续追问生命的意义,而应该认清自己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使命,懂得‘为何’才能迎接‘任何’。”
当然他也说了“我们并不必以流泪为耻,毕竟眼泪证明了我们有承担痛苦的最大勇气。”犹如我最爱的“法伊”说的一样“能在想哭的时候就哭,也是一种坚强。”所以不管生命对我们来说是什么,意义是什么,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寻,书中也没有明确的指明每个人活着的意义。
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不能忘了,要保有一份幽默感及开朗,快乐的心态。因为“试着培养幽默感,试着以幽默的眼光观察事物——这是研究生活艺术时必须学的一招。人世间尽管处处有痛苦,却仍有可能让生活的艺术付诸实现。”所以在集中营那样可怕的环境下,作者从一开始就保有好奇的目光和幽默感,懂得苦中作乐,才没让自己的意志消沉下去,因此坚持直到获救的最后时刻。
我认为快乐是很重要的,就像小孩子的天真无邪一样重要。但是在追求快乐的途中,也要记住快乐也不可以是刻意而为之的,因为你如果强烈的意图得到什么,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就好像失眠的夜晚,越是强迫自己睡觉,结果越是睡不着,还不如放轻松,喝杯温牛奶来得凑效。
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听到有人感叹生活中的“小确幸”啊!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作者的,他说“快乐是,而且必须是一种副作用或附带产品,如果将他视为目标则会消灭或破坏了快乐。”如果大家也能像他所说的一样认可“快乐”的定义,我想,以后大家就会更加的快乐了。
最后,我想用弗兰克尔的一句话总结“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可以自我超越。”愿我们大家都能超越自己,超越梦想,超越一切不可能,做最好的自己吧,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