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在一大块纯颜色(白色)中如果加入文字,看过以后会对这些文字有特别深的印象,有时无意中在别处看到,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例如很大一面墙上的广告、瓷砖上的商标名、周围环境单一的点名等等。我想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感觉吧,应该是心理学上的一个现象。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营销上做文章。
卸下写长文的负担后,虽然只有一天时间,但是整个人感觉都轻松了,压力少了很多,感觉时间也变多了,可以多学习一些东西了。
这样的改变会不会进入一个退步后的舒适区呢?不会,也许会以退为进。因为每天写长文的消耗实在太大了,耗费时间过多,还不能吸取养分,专注提高的时间实在有限,前一段时间完全进入了疲态,完全没有任何动力写了。现在改写短文,想到什么就记录,看到什么引起思考的也记录,既延续写作,也让自己所思所感有所记录。
效果现在还不知道,先做下去再说。
最近马蜂窝的事踢爆了创投圈,没想到马蜂窝估值这么高,也没想到马蜂窝的数据有这么高造假比例,更没想到的是媒体访问乎睿团队的时候说:社群数据造假已成公开的秘密,你们难道不知道吗?既然是公开的秘密,投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出戏,极有可能是投资人、创业者一起演出来的,而且演戏的时间可能不短了。这样做最后的受害者是谁呢?消费者呀。
人家拿出了这么多的实锤,马蜂窝还有脸打官司,公司做大做强了,保持谦卑和低调点吧,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人名卡
- 人名: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泰米尔语:ஸ்ரீனிவாஸ ராமானுஜன் ஐயங்கார்,转写:Srīṉivāsa Rāmāṉujan Aiyaṅkār,又译拉马努詹,1887年12月22日-1920年4月26日)
- 印象: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亚洲第一个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印度第一个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士
- 例子:虽然他几乎没受过正规的高等数学教育,却能凭直觉写出不平凡的定理和公式,他一生独立发现了近3900个数学公式和命题,且往往被证明是对的,他留给世人的笔记引发了后来的大量研究。拉马努金的数学笔记启发了好几个菲尔兹奖获得者一生的研究成就:比利时数学家德利涅(V. Deligne)于1973年证明了拉马努金1916年提出的一个猜想,便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菲尔兹奖(数学领域中的最高奖项)。大数学家哈代认为拉马努金是比希尔伯特(数学界的无冕之王)天分还高的数学家!按照天分打分的话,他给希尔伯特80,拉马努金100,自己25。
- 出处: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终年33岁的印度数学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