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孩子都在周末上个什么兴趣特长班什么的,一项兴趣爱好坚持练习提高发展成特长,其中有孩子的坚持努力、老师的细心指导、家长的陪伴鼓励。
经常听到的是某某老师教什么如何如何的好,于是冲着老师的名气报名让孩子去学,真的就这么简单?那么名师就一定会出许多高徒?事实上,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天赋也是一说,可天赋又能决定多少?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认真投入和家长的鼓励方式。
还有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果今天一个兴趣明天一个想法,怎么办?在某一个兴趣爱好方面,孩子有时也有变化,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多一些引导、赞美、陪伴,孩子也许就能坚持下来了。
在学校看过张一诺同学的演出,无论是在教室那边的V舞台还是大礼堂的演出,听到的是歌声,看到的是脸上写满了自信的闪光少年。这个光芒背后是刻苦练习、充分准备、认真对待......似乎又很从容面对,因为有扎实的功底。带着光环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一定给了他发光的源头。
有机会结识张一诺同学的妈妈,得知一诺兴趣爱好广泛,唱歌、弹吉他、打羽毛球、街舞等,每一项都认真对待并且合理安排好时间。
可以看得出来,这样的男孩,往人面前一站就是阳光,兴趣爱好、学习、生活都很优秀。一诺妈妈说起初就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声乐可以情绪调整,培养气质;体育运动可以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妈妈一直做着合适的陪伴,练习时送上鼓励,演出时给予掌声,运动时又是陪练......
我也分享一下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日常学习。花絮一直练书法,师从一位很有趣的老师。几年下来,老师最喜欢的是她练字时的凝神定气,她喜欢墨香喜欢笔墨留在纸上的字。
去年暑假时写《木兰诗》,一个下午两三个小时安静的书写,让大家称赞的是整篇没有错漏一个字。有同学家长问花絮如何做到?孩子回答静下心来就可以。
孩子总能在习字中找到快乐,如果说天赋,我觉得似乎没有,硬生生的一个左撇子,一年级时才会右手握笔,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写字用右手,其余都左手抢先。从铅笔字到钢笔字毛笔字,我们做父母的一直都是鼓励和肯定,隔上一段时间,爸爸会拿出女儿近期的书写,父女俩做一些推敲。
花絮最喜欢阅读,我们父母每个月会选一本和孩子共读然后分享各自读后感。一直练习中国舞、乒乓球等,无论进步与否,我们父母一直是有鼓励没有指责,有建议没有批评,有要求没有打击,有目标没有攀比。
再延伸到学习方面,一堂课,面对几十个孩子,老师是一样的讲。我们家长之间也经常有交流,会经常谈到学习,我一直认为最关键的是上课专心听讲是对自己负责,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在孩子面前要肯定老师,我们做父母的要发自内心的肯定学校相信老师。与其周末在校外补什么语数英课程,不如和孩子好好沟通,如何在课堂上提高专注度,最好的老师就在课堂上。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时间相对较长,周末家长尽可能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可以少点工作少点应酬,学习也好生活也罢,父母亲的陪伴一定是最有分值的!聆听孩子的心声,分享孩子的快乐,适当的引导,毕竟孩子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停地探索、扩大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家长也要不断学习提高,不能离孩子越来越远,和孩子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