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第一候便是梅花,时节已经入冬,进了腊月数九中,正是踏雪寻梅好时节,前几天看朋友圈遐园的梅花已经含苞,这周末正好寻梅。
天阴沉沉地,灰蒙蒙地,天气预报雨夹雪,却未曾见雪信,雨却如约而至,莫不成这济南也成了江南,冬雨湿湿,寒彻筋骨。去年已经错过梅期,今年不想再错过,只好踏雨寻梅了。
花是人类情感最古老的信使,让我们观赏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情感深处的秘密。我出生在这个季节,出生季节是否影响人的性格,可以搜到一大堆资料,冬季出生的人性情沉稳内敛、智商较高。当然人的性格形成与遗传、环境这两个因素关系很大,从这点上来说,国外星座研究还是有那么点道理的,毕竟出生时的季节,周围的温度、树木、果实等所有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春的温和、夏的热烈、秋的金黄、冬的安静,对人的性格多多少少会有点影响。梅花的性情也是安静内敛的,但说不上智商较高,因为一场寒煞可能将其冻为乌有,但它却依然遵从造物主的安排,成为二十四番花信的头魁。
穿泉城广场过泉城路,雨淅淅沥沥,西更道街行人稀少,曲水亭街更是一改往日喧闹,只有泉水在享受着雨的抚慰,那一丛竹子好像没有季节感还是那么绿,水面上腾起一缕缕如烟雾气,给这个僵硬的冬日平添了些柔和。
遐园为清宣统元年(1909)山东提学使罗正钧创办山东图书馆时所建,后划归大明湖公园。园子参照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而建,建成后因景致清雅,藏书丰富,在当时颇负盛名,有“南阁(天一阁)北园(遐园)”之誉。遐园也是我近年来经常出入的地方,因为省图国学馆,因为信奉“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还书、春夏秋冬,跨过遐园西面的小门,便是“奎虚书藏”。
济南以泉水著称,的确名不虚传,雨中沿曲水亭街漫行,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北去流入大明湖,也流经遐园。过大明湖南门,左拐西行,便能望见遐园正门,往日热闹的遐园,清无一人,只有静静树木,肃立雨中。冬青依然是绿的,泉水蒸腾着水气,雨中遐园别有清秀。跨过长廊,右首便是那几株梅了,较之前几天看到朋友圈里的样子,几乎没有变化。梅大部分依然含苞,枝上还有未落的残叶,每个花骨朵都抱在一起。有一株的几朵梅,开会商量了一下,绽了那么一点点,透露了一些鹅黄的信息,它们好像试探着花信,好像期冀着雪信,充分展现了稳健之性情。我擎着伞,因为雨天放弃了相机,没有好的光,用手机想拍出梅花傲气的样子,着实难,只好换了几个角度拍了几张。雨中的梅苞,带着雨珠,透着晶莹,我只能伫立欣赏,无法图传或言传。只和它们默默交换了一些感怀,雨也罢、雪也罢,时间无言,季节流转,我如期傲然。
转过国学讲堂,跨过假山小桥,依水畔就热闹地盛开了几株连翘,与梅花的孤傲成了对比,在冬青的映衬下,仿佛有了春的消息。而迎春还是含蓄的,它安静地孕育着,等待着自己的花信。但我觉得倘若再来个小阳春,迎春也会试探自己的花信。
雨还在下着,几只小野鸭在大明湖水面上游着,一会儿钻到水底,一会儿翻转上来,有时候还表演个杂技,贴着水面飞行,在水面留下一行水波。阴雨淅沥,笼天罩地,植物、动物都在自适着季节,与天地同在,守候着季节,你我亦更有耐心。
出得遐园,收回思绪,笃诚记之。
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