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辛苦了80多天,原本差十几天就能完成任务,原本觉得一百天是个很容易实现的目标,结果发现:自律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故事还要从我开始学写作开始。我在几个月前报了一个写作班,当时为了鼓励学员多创作,培训班提出了一个奖励政策,即每天完成写一篇文章的打卡,则可以获得相应的金钱奖励。打卡一百天,奖励1千元;打卡300天,奖励1万元;打卡1000天,奖励10万元。当我看到这个机制,觉得300天,1000天都太长了,拿到那笔奖金需要等待太久,就选择100天,而且觉得也就三个月,应该比较容易实现。
一开始我用以前写过的文章打卡,还比较轻松,可渐渐地,随着“库存”逐渐减少,我开始得费劲心思的创作。到后来每天下班回家最头疼的事就是“今天的打卡还没有完成,还没有想好写啥。”多少次想放弃,但多少次又能在当夜12点前完成目标。就这样又坚持了几十天,可发现每次的写作变得越来越难,从主题到质量也越来越高。
终于有一次,我快到晚上12点才写完,等打卡结束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前面80多天的努力都白费,又得重头再来了。
当初我觉得100天很容易坚持,可是没想到自律真的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得事情。
当时看主办方奖励10万元,又看到那么多人选择1000天打卡,心想这主办方不得赔惨。
看来真是“买的没有卖的精,赌客没有庄家精。”他们知道大多数人坚持不了那么久,即使坚持的下来的,也不一定每天都能准时打卡。
让我想起现在很多健身房搞各种优惠活动,比如坚持锻炼返现的活动,就是根据会员坚持累计锻炼的天数来奖励现金。这就是拿金钱同人的惰性打赌。这样的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增加会员的效果,对于会员也有积极的墩促锻炼的作用,可作为健身房也不会陪,因为大多数人还是达不到较高的自律。
自律既然这么难,那有没有好办法可以持续下去?
第一个是设置奖惩机制。
没有动力的事,一般比较难坚持。
所以可以设置一些奖励和惩罚。
比如写作赚奖金,或者没达到目标的惩罚。
我和朋友为了互相敦促读书,就建立了一个读书群,每周分享读书的名单和读书笔记。没有完成读书任务的,每周发一次不小数额的红包。这样发现明显比自己一个人读书的时候更有动力,也更有压力了。
第二个是把自律这件事情对外公布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是接受朋友的监督,虽然他们不会刻意监督,但公之于众的承诺没有坚持下来,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就好像政客选举前对选民的承诺,一般当选后都或多或少要实现。(当然美国许多政客选举前的话往往都是空头支票。)
另一个好处是对外公布容易得到他人鼓励和认可,而这种认可有时候比物质的奖励更能促进进一步的坚持。比如我公布每天的文章,当时不时得到人们的赞扬和认可,会更加有动力促使自己继续写下去。
第三是分布制定目标,先制定小目标,根据实际再制定适合的目标。
一开始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容易打击自己的积极性,如早起打卡,以前每天八点起,现在给自己设定成六点起,很容易打卡失败。失败多了,也就不愿意坚持了。我和朋友坚持读书打卡,一开始制定的目标是一周一本,等坚持一个月,发现能够适应这个节奏,就开始一周两本。慢慢发现这是最适合我们的读书节奏,再多了也不行。
因此设置奖惩,对外公布计划,分布制定目标,这样才有可能长久地保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