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一夜微雨浸透了江边初吐芬芳的柳枝,随风舞到江面,绽出一朵朵芙蕖。那一缕幽香的消失,太匆匆。
似乎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咸宜观上,一袭青色道袍,掩不住的玉脂芬芳,流光溢彩。这儿住着的,是五岁既诵诗百篇,七岁学习作诗,十一二岁诗作便传遍整个长安城的著名女诗童,鱼幼薇。
鱼幼薇出身贫寒,自小丧父失怙。与母亲住在长安城一隅,靠着给附近一些青楼妓馆做些缝缝补补浆洗之类的活勉强生存,生活艰难不必言说。时过境迁后,当一群眉目清雅,衣衫飘动正破瓜之年的妙龄少女聚在一起,谈论着曾经长安城最美的女诗人时,不知是否还会有人记得那年的一场艳遇。毁了她,亦痛了他。
那是个阳光静好,暮春的午后。从来都不修边幅的他今儿整了整衣冠,步入寂静幽僻的小巷中,轻叩门环。问道“夫人,请问鱼幼薇在家吗?小生温庭筠特地拜访长安著名女诗童鱼幼薇。”那时,她不过十二三岁,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是她仰慕的诗人,他来拜访,自是如花美眷,芳心微动。须臾,为考她才情,遂出一题。想起来时陌上依依杨柳,就以《江边柳》为题吧!
亦只是片刻,一首灵动的小诗脱口而出,暂引樱桃破。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窖,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赋得江边柳》
细咀嚼此诗,只觉一股恬淡的芳香,宛如飘舞的薄雾。出自一个十三岁的少女之手,实属难得。温庭筠赞赏不已,便收她为徒,教习指点诗作。
或许,女子总是要比男子多一份深情。茫茫人海间,偶遇一个人,教习自己作诗,又时常接济,如同父亲一般。或者,干脆说在这个世间的男子除了父亲,就只有温庭筠对自己最真诚,最关爱。年龄尚浅的鱼幼薇,早已芳心暗许,然而他在不久后就离她而去,长夜漫漫,唯有以诗寄托。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冬夜寄温飞卿》
鱼幼薇如此大胆地表明心意,谁看了会不晓诗中包含的缕缕真情?他呢,怎会不知,只是终究撇不清这一层关系——我们是师徒。再者,鱼幼薇天姿国色,即是才女又是美女。而温庭筠呢,虽然名字是如此旖旎秀丽,却相貌奇丑,我们只需知当时人称呼他为“温钟馗”便知。故而,他选择了不语,漠视。
说到这儿,人们会不会对温庭筠的看法有些许改观呢?温庭筠才华超群,《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又称为“温八叉”。只是却不干正经事,搅乱考场,专门帮当时的纨绔子弟作弊。又流连于烟花之地,写下缠绵缱绻的花间词。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主动投怀送抱的美人,他却没有接受,可见,他是一个真诚的人。可由此却引发了日后的悲剧,容我小声地问道,倘若当时温庭筠接受了鱼幼薇,带她走,那会不会有个美好的结局?
那一天,两人同游崇祯观,温庭筠离开长安已有两年,两年未见,鱼幼薇出落的亭亭玉立,愈发显着朝气蓬勃的美态。当时,一群新科进士正意气风发地争相在崇祯观题诗。鱼幼薇见了,心生羡慕,只恨自己身为女子,不能参加科考,空有满腹才华不得施展,遂也在墙壁上题上了一首七绝。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闲榜中名。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题诗壁上,是历代诗人都会做的一件事,许多事情便由此引发。几天后,一位名叫李亿的男子来到长安城,游览崇祯观,恰巧看到了鱼幼薇题在墙壁上的诗,一见之下,惊讶不已,心里默默念叨着:这世间竟有此等豪气女子。说来也巧,后来李亿正巧到温庭筠府上拜访,又是在猛一抬头间瞥见桌上那张素笺,是一首六言诗,文字清新淡雅,透露着少女的纯真,字迹娟秀。一经询问才知,这便是自己近日来时常想起的奇女子,鱼幼薇。
温庭筠看出端倪,在见眼前男子相貌堂堂,才华横溢,前途不可限量,便与他引见了鱼幼薇,两人一见面,四目相对间,黯然心动。在温庭筠的极力撮合下,二人最终走到一起。
是真的觉得你们匹配?缘分,定是有的,在墙上题了诗,恰巧叫他见到。只是鱼幼薇却忘了,彻彻底底地忘了,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久留,就像当年温庭筠的离去。在一起仅九十九天,便生生被丈夫的原配妻子裴氏拆散。鱼幼薇其实一早便知,李亿已有妻子,只是仍心存幻想,希望丈夫原配能接纳自己,她并不在乎为妾。却不料一见面便是一顿毒打,李亿拗不过,只能一纸休书将鱼幼薇扫地出门。他将她安置在咸宜观中,并对她说,三年之后就会去接她。鱼幼薇——痴痴地信了。
入了咸宜观,鱼幼薇成了鱼玄机。我总在想,玄机,到底有何玄机?青灯古佛旁,站着的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时光如水,岁月在手中一点点流逝,三年很快过去了,却又宛如昨日。然而,等到的却是李亿早已携带娇妻离京远赴扬州任官的消息。
那一刻,鱼玄机是彻底绝望了……
苦苦等候三载,等到的却是这样一个断肠的结果。不过,如今明白也不晚吧?我拥有灵动的诗情,花一样的容貌。我可以傲然红尘之中,笑尽天下多少不如我的女人。满城尽逐桃花笺,让长安城所有的男人都为我疯狂。鱼玄机似是疯了,挂出条幅“鱼玄机诗文候教”。一时之间,所有长安城内自恃有几分才华的男子,纷纷拜访咸宜观。虽着青色道袍,却依旧掩盖不了美姿容,从此,鱼玄机日日笙歌,咸宜观一改往日寂静的面貌,一刹那艳炽高涨,成了所有风流才子的必经之路。
回想当年,她是何等的不让须眉,“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试问,这世间众多才华横溢的女性,真能有几个有此等气魄,这便是我执意要将此诗句作为本文题目的原因。
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也消散了,如同手中的沙,怎么也握不住。只因身边的丫鬟绿翘趁自己外出和豢养的男宠私通,就结束了这一切。那天,她晚上回到咸宜观,看着她眼神闪烁,双颊泛红,发丝凌乱,瞬间便明白了一切。暴跳如雷的鱼玄机抓起藤条狠狠抽打在绿翘身上,一发不可收拾,等她精疲力尽停下来时,才发觉绿翘已经断气。
纸包不住火,这件事很快便被发现,鱼幼薇因此被送上了断头台。
“蕙兰…….”远在千里之外的温庭筠听闻爱徒死讯,心如刀绞,可是时间回不去了。蕙兰,是鱼幼薇的小字,这样轻轻唤她一声,是不是能体会到当年她唤自己飞卿时的羞涩与脉脉温情。
或许,在上了刑场的那一刻,鱼幼薇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看着下面吵吵嚷嚷跑来看热闹的人们,对着他们唾沫星子乱飞的言行,她充耳不闻。或许,这未尝不是件好事,现在她感觉很平静,似是回到了当年那个暮春的午后,同他一块儿散步。嘴里咀嚼着自己的诗句,在那一刻,她很开心。慢慢抬起头望着天空,忽而飞过一只孤雁,希望它能带去自己的思念,然后微微地闭上了双眼。
命运就是这样爱折腾人,我至今仍想问一句,鱼幼薇真的爱李亿吗?为何在咸宜观时,亲手种下的三颗青松,要为其取名为“温,飞,卿”?
何潇湘 201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