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卷分析
1、内容全面,覆盖面广,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本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也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效率进行了考查,试题内容全面,五个大题,基本涵盖所有所学知识。
2、所选材料贴近生活,可以有效评估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起到了导向作用。
3、体现了灵活性。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卷面分析
1、填空题,共计9个小题,主要是对数与代数板块中基础知识的考察,是有关数的组成数的分解的知识,但是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这里丢分,部分学生是因为没有看清题,也有个别同学是对减法的比较意义题型题意理解不准确。
2、计算:计算里包含了3个小题,口算,多种方法计算,和数字拆分(分棋子)。绝大部分同学这部分题都做的很好,准确率高。
3、解决问题:包含4个小题,比较意义下的减法有两道题,这两道题也是学生错误最多的题,错误原因主要是题意不理解,谁多谁少分不清,个别同学是因为粗心算错答案。其他两个小题基本没有问题,个别学生算式列对而计算错误失分。
总之,从这张试卷来看,我所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大都掌握了课本提出的目标要求,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审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测试,我发现学生比较意义下的加减法题型最容易出错,这也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难道。对于此次考试及学生的易错点我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努力做到全部过关,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对于掌握能力较差的同学争取利用课余时间来补齐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当然,不同的学生我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每一个同学的学习。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及时检查,仔细观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4、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引导。使得后进生能吃到知识,好学生能吃饱知识,我会在重视基本算理和概念的教学的同时,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的练习。
5、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6.对于有多个已知条件实际应用题型,要告诉学生选择有用的已知条件,认真分析题目中相互联系的数量关系,并通过实际问题来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并适当的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建立起“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随着知识的增加,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此外,课堂上我会为学生创造“教学空白”,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我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根据以后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经常作教学反思,和同事们一起教研探讨,争取在期末考试时学生能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