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大爷跟朋友抱怨:
“我大儿子店里的那个员工真不怎么样,一到下班就急着走人,还总嚷嚷工资太低。”
朋友便问他,那你小儿子上班的公司怎么样?
大爷立刻眉开眼笑:
“那是个好公司呀!不仅不让我儿子加班,上个月还给他加了工资。”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人身上,你就觉得理所当然,发生在别人身上,就可能让你打抱不平。
很多事情,是不能通过主观好恶来评判的。
换个角度,换个立场,往往才能看清本质。
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中,有位绰号“苏七块”的接骨大师。
他有个规矩,无论是谁上门求医,都要付七块大洋。
有位车夫摔断了胳膊,恳求苏七块先给他接骨,钱等以后挣了再给。
苏七块只顾跟牌友打牌,对满脸哀求的车夫视而不见。
牌友华大夫实在看不下去,偷偷塞给车夫七块大洋,苏七块这才肯给车夫接骨。
华大夫只觉这人太过贪财,不近人情。
但当所有人走后,苏七块却把这七块大洋还给了他。
华大夫这才明白,苏七块看似认钱不认人,但从他的角度来看,只有先立好规矩,筛掉好占便宜的人,才有精力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季羡林说:一个人水平高的标志,就是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
层次低的人,永远只从利己的角度看待问题,看谁谁不顺眼。
跳出立场局限,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看见更多曲折,理解更多难处。
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认知高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