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大地在欢笑
蜜蜂嗡嗡叫 风吹动树梢
多美妙 春天多美好
鲜花在开放 美丽的紫罗兰
焕发着芳香……
是不是看着歌词很熟悉?是不是感觉到春的氛围正紧紧包裹着你,让你欢心雀跃地想要和她共舞?
是的,今天我们春天的故事无关老人与南海,而是有关一首闻名遐迩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经10个国家。在这首著名的圆舞曲中,蓝色的多瑙河缓缓穿过的是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市区。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山清水秀,风景绮丽,优美的维也纳森林伸展在市区的西郊,郁郁葱葱,绿荫蔽日。
随着这首著名舞曲的旋律,一幅幅风景如画的多瑙河展现在我们面前……
黎明时平静的多瑙河水微波荡漾,晨曦拨开多瑙河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紧接着,河水拍岸,一切生机勃勃,令人振奋。
蓝天上飘着轻如面纱一般的白云。金色的温暖阳光下,绿草上的露珠像珍珠一般闪闪发光。小鸟在树林里悦耳高唱,凉爽的风吹动树梢,蜜蜂穿梭于竞相开放的美丽花丛中。
河畔上,人们感此美景,翩翩起舞。青年们在热烈欢快的舞蹈间隙,窃窃私语,互诉衷肠。远处的河面上,更有人在无忧无虑地荡舟。在春的笼罩下,人们沉浸在节日狂欢中……
这首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名作创作于1867年。当时,奥地利刚在普奥战争中惨败,维也纳也陷入深深地消沉中。但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为了振奋人心,作者约翰·施特劳斯受委托写作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这一舞曲。
多瑙河对约翰·施特劳斯来讲,如同母亲一般亲切、熟悉。他时常泛舟多瑙河上,或漫步在她的两岸。他更喜欢阅读诗人们赞美多瑙河的诗篇。因此,约翰·施特劳斯的乐思如奔腾的河水,很快就一蹴而就了。
至于作曲是如何创作的,最津津乐道的是以下版本的传说:
那天,约翰·施特劳斯忘了带谱纸,于是在自己的衬衫袖子上匆匆记下了这些乐思。夜里,他没有回家去,直到清晨,他才回到家里脱掉衬衫入睡。
他的夫人杰蒂·德雷弗丝是一位歌唱家。她发现丈夫衬衣袖上的乐谱,知道这是他的什么新作,就没有动它。可是,当她有事出门归来时,发现这件写有乐谱的衬衣被仆人当作脏衣服拿去洗了。她不由得一惊,急忙跑出去找。幸好洗衣妇刚刚将衣服丢进洗衣盆里。杰蒂从水中将衬衣捞出。还好,乐谱墨迹还未泡掉。所以,今天,人们能听到这支动人的圆舞曲,真应该感谢杰蒂救谱之功。
无论这个传说是否属实,这支圆舞曲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它的旋律优美动人,节奏富于动感,令听者不由得更热爱春天,更热爱生活。
——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讲的圆舞曲和春天的故事。
现在,窗外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热爱生活的我们岂可辜负这片好春光?何不从百忙中抽空,走出家门,去撷取那片春意,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