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从QRL的表现,我觉得教育确实是一个复杂、长期和艰巨的事情。影响一个人的因素太多了,内在的,外在的,一切的因缘和合。不单说改变一个学生,就是改变自己,也由于我执的原因,是难上加难的。
阅读王晓春的教育类的文章,也让我对教育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赏识是灵丹妙药,但不是包治百病的药
我们在一些讲座或一些经验介绍、案例、讲座、书籍中常常能见到关于赏识的作用:
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记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不经意而为,于是乎,原来作业不做的学生做作业了,原来上学迟到的学生再也不迟到了,原来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变得文质彬彬了,原来的小霸王更是变成了“红花少年”……总之,再怎么恶劣的学生都被感化了,要求上进了,然后不用多长时间一一多则一两个月,少则一两个礼拜,那些原来屡教不改.家长无能为力,教师头痛不已的后进生就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了,甚至一跃成为优秀生。这是多么的令人欢欣鼓舞啊!这是多么的可喜可贺啊!这是我们教师的成功,我们教育的骄傲。可是且慢.这成功来得是不是太容易了?教育原来只是这么轻松的一件事吗?
你会发现,这些高招在经验介绍中几乎无往而不胜,与它相对应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究其原因表扬也好,奖励也好,这些至多只能给那些后进生一些暂时的鼓励和信心,是治标不治本的,学生三分钟热度过后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教育手段助其巩固、内化,必然会恢复老样子。
这样的案例把复杂的教育事业简单化了,把艰巨的教育工作轻松化了,把多样的教育方法单一化了。
在三分钟热度背后的,是万千因素的综合作用,是作为一个人内在的执着和无明。
2单一思维下的逼迫教育,效果有限
同样的例子,比如逼迫教育。我们觉得孩子成绩不好,就容易单一地归因为孩子懒。孩子懒,就单一地归因为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解决办法就单一地使用严格教育。提到严格教育,就单一地使用一种手段,逼迫孩子学习。
逼迫孩子学习可能会见效一时,但贻害无穷。杜威把强有力的控制比喻成“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逼迫可以做为最初的手段,但必须辅之以引导,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否则只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让学生离学习越来越远。
可现实表明,对QRL表扬也用了,逼迫也用了,逼迫在最初见效,可天天留下做作业,超过三次以上,孩子似乎无所谓了,在态度上、成绩上都没有多少起色,难以判断是进入了“高原期”还是“破罐破摔”。
解决问题要从原因入手,单从背后的原因分类来看,需要
1.横向,不能就事论事,要在教育的大背景下研究教学,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教育.
2.纵向,需要追踪学生和教师今日想法、做法的根源,个人成长 史的根源和历史根源。家庭影响和家庭教 育.因为学生的问题,几乎都来自家庭。
教育不是一个一锤子买卖,也不是三板斧解决问题,是一个需要研究精神,边研究边解决的过程,没有终点。
教育如何办?
遇到个案要诊断。先问“为什么”,假设多种可能性。遇遇到问题先问“为什么”,假设多种可能性。遇到个案劈头就问“怎么办”,这是不行的.因为你没搞清原因,只能乱办。所以我们必须先分析事情可能的原因。分析原因时,要注意做多种假设,因为“单打一”的归因方式,失误的可能性较大。遇事假设多种原因,这是教师的基本功。如果这种基本功比较差,必须反复练习。
随时调整自己的想法。要特别注意根据了解到的新情况随时调整或纠正自己原来的看法,改变做法。也就是说,这种研究式的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段落,没有终结。
要真正地教育好就算是一个学生都是很难的,其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但不论如何,我想我们首先要敢于面时,敢于正视,敢于承认,然后才有可能去克服,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