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心理承受哪里这么差啊?一言不合就要死要活,怎么办?
孩子在沟通的过程中,聊一些非常父母的话题怎么办?
特别是厌学症严重的孩子,天天喊着要去死,该怎么办?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不要说家长了,就连很多新手心理咨询师也不敢和孩子聊这些事情,内心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的恐惧吓到了,当孩子以这样强烈的情绪表达的时候,更加不能忽略孩子,更加要认真讨论这件事情,很多时候并不如我们想象的一样糟糕。
比如,之前我的助理有一段时间,状态就不是很好,我就问他在想什么呢?
他突然就开口说,他正在等死,这是一个非常恐怖信号。
出于职业敏感,我立马对这个问题进行处理,赶忙问他“啊,你打算等到什么时候死啊?”
他说,“我也不知道,等到99岁再死吧。”
危机一下就解除了,等死是一个很消极的目标,但是等到99岁再死,这个目标不仅不消极,甚至比大多数人的目标都积极。
然后我就和他说,“如果你要活到99岁,那你要加油啊,不容易的。”
还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天天就想着在家玩游戏,不给玩就要死要活怎么办?
不好意思,我说错了,不是有一个孩子,是有很多孩子都这样,甚至可以说来我们这里咨询的男生,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问题。
比较严重的地方在于,他因为父母管教比较严厉,发生了很严重的冲突,语言中一心求死。
虽然我们知道,他不是真的想死,但是这时候千万不要去激化矛盾,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要死要活的时候,非但没有冷静下来,比孩子还激动,“你要死就去死吧”
往往这样做的结果,本来孩子不是真的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在情绪冲动之下就非常有可能实施。
所以第一步就是稳定住孩子的情绪,不要去反驳孩子,“听到你这么说,我感觉很难过,你说要去死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实施呢?”
孩子说“下周吧,我也不知道什么具体什么时候“
“你打算怎么死呢?你有想过吗?”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和你说了非常具体的计划,你一定要小心了,说明他真的有动过这样念头。
“也不知道,可能跳楼吧,最好是能有一种无痛的办法。”
“那这件事情上,我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到你吗?”
这个问题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和你沟通了。
后面和他达成约定,既然都要死了不如好好体验一下生活,等他觉得什么时候开心再死也不迟,并且约定在下次咨询前,有任何的寻死想法要我们说,如果实在是要死,一定要先联系一下我们。
但是一般体验很好的生活时候,他活得开心了,自然就不想死了。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孩子,你曾经考虑过自杀,你的脚本里很可能有“不要活”的禁止信息:同样的,如果你曾经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没有用或是不值得爱的话,你也很可能接受过“不要活”这个信息。
说不定你能想起父母亲曾对你说:“小心我宰了你!”或是“我希望从来就没生过你!”这类的话,这些口语的信息有助于确认这个禁止信息的存在,但是真正造成影响的,还是在小时候藉着非口语的行为所传递的信息。
为什么父母会把“不要活”这种信息传递给小孩呢?通常是因为父母在自己的儿童自我里,由于小孩的出生而觉得被剥夺或是受到威胁所产生的。也许一个年轻人结婚当爸爸了,当他看到太太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注意力都耗在新生儿时,他可能不自觉地跳回童年的经验,那时他才两岁,家里添了弟弟,于是原先对他的注意和照顾几乎都转移到弟弟身上,就一个两岁的孩子而言,会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再也得不到足够的注意了,他该怎么把母亲的爱夺回来呢?唯一的希望就是看能不能把小宝宝赶走,最好是宝宝死掉。虽然现在他已经长大成人,却仍然可能把同样的杀人冲动以非口语的方式传达给自己的宝宝。
另一种情形是,已经有了好几个小孩的母亲,不想再生孩子,却因为家族的压力或是意外怀孕又生了一个小孩,她会在儿童自我里呐喊:“不!不要再有小孩了,我的生活需要变化,我也有自己的需求要满足。”她会把儿童自我的愤怒压抑下来,否认到连自己都不知道,可是却会以很隐微的方式向小孩传达出拒绝他的意思,即便她尽可能满足小孩物质上的需要,却可能从来就不对小孩微笑,或很少和小孩说话。
如果父母对小孩有身体上或是精神上的虐待,那么“不要活”这个信息就是很明显地传递出来了。
在分析脚本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人都有“不要活”这个禁止信息,乍看之下好像很奇怪,父母怎么会这么常给小孩这种致命的信息呢?原因是小孩太脆弱了,很容易把各种父母的行为或是外在的事件解读成致命的威胁,而这些行为或事件在大人来看却多半是无关紧要的。还有就是小孩常常分不清自己的行为和欲望有什么差别,比如一个小孩因为嫉妒弟弟妹妹抢走父母的注意力而希望弟弟妹**掉,他可能因而认为:“我是个杀人者,我应该死。”由此给自己“不要活”的信息。
同样的情形,可能发生在母亲很隐微地向孩子传达“生产的时候我好痛苦”这样的信息(伯恩称之为“撕裂母亲的脚本”),小孩因此决定:“生产的时候,我害妈妈受伤,可能还差一点害死她,我是个很危险的人,只要我在场,就可能害别人受伤或死掉,所以我活该受伤或死掉。”
父母还可能说这类的话:“如果不是你的话,我就可以上大学”(或是我就可以出国旅行、就不需要嫁给你爸爸这种烂人等等),这些话也会传递出“不要活”的信息。
既然“不要活”是这么常见的禁止信息,为什么没看到大多数人去自杀呢?幸运的是,人对于如何活下去是很有创意的,在早年接受“不要活”这个信息的小孩,通常会做出复合决定,以避免致命的后果。复合决定的形式是这样的:“我可以继续活下去,只要我……”,后面可以接上各种做法,比如“只要我一直努力工作”或“只要我不和别人亲近”等。
关于孩子厌学症,和本博士的提示:
孩子厌学怎么办?学习管心赢蜕变。
孩子厌学的原因,只管成绩不管心。
孩子厌学的表现,学习困难管心难。
孩子厌学会逆反,休学退学辍学烦。
孩子厌学去管心,别让厌学真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