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学生的小练笔,有个孩子的文中出现“性趣”一词,看上下文,他是想写“兴趣”的。
想起曾经有次单元测验,看拼音写汉字中,有sui bian(随便) 一词,有学生写的是“随变”。第一个看到,很利落地圈了出来,然后第二个,第三个……到第七八个的时候就有点自我怀疑:是不是我记错了?翻开书看看,明明就是“随便”,于是继续圈。圈完数一数,足有十几个。
开始有些奇怪, 知道学生们为什么会造出这么个词来,但既然错得这么统一,应该是有原因的。后来想起来,这是一种雪糕的名字,各大媒体做过广告,据说挺受欢迎。
由此我们也能感受到广告的巨大影响,单从文字而言,这种乱用谐音的广告损害了汉语言的纯正与完美,从内容上,则显示出一些更深远的弊端。
都说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合作,那我们的社会究竟给孩子提供了怎样的一个成长空间?曾看到过一种说法“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儿童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儿童生活是没有独立价值的生活,儿童期完全是成人的预备期”。虽然“五四”以后,随着自由、民主、平等、妇女解放和儿童个性解放等先进的价值观念的输入,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观念的错误,但仍然常常忘记:给孩子一个空间,一个单纯干净的空间!这种乱用谐音,或者“性趣”“性福”满天飞的广告所显示的,只是忽视儿童健康成长的冰山一角而已。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人群,我们有太多事情要做,有太多的想法要去实现,有太多的钱要去挣。我们尽情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也没忘记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优裕的生活环境。物质上极大丰富了,精神生活也极为“丰富”,各种带着享乐诱惑的广告铺天盖地,挤压着人们的视线,也在无形中渗透着幼小的心灵。
再看看我们学校的周边环境:无证摊贩、违规网吧,甚至变调的洗头房、歌舞厅……曾看报道,有个学生从家到学校途经十几家网吧,他的妈妈把这些网吧称作“地雷阵”,每天提心吊胆,不知孩子什么时候会踩中其中一颗,但却毫无办法。
翻翻我们的地方报纸:夹页信息、广告增刊,常见儿童不宜的内容。虽然孩子们还有自己的报纸杂志可看,但周围的滚滚波浪,难保什么时候会打湿孩子们的衣服。动画片,应该是孩子们的天地吧,也有充满色情与暴力的混杂其间,还有什么“成人动画”,偏又未加标明“儿童不宜”。家长们未加审视,画面已进入孩子的视线。还有一些不知所云的漫画,虽带“校园”二字,哪有稍许书香气息?
也许,愤慨的同时我们应该多些耐心与信心,毕竟广告在整顿,网吧在规范,动画电影也有了“分级”的呼声。也许,我们能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会有一个干净单纯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