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突围》第三章:重新认识金钱。在写本章之前,已经读完第四章时间,然后发现作为乡村教师,我就说典型的“钱少、时间多”。所以这两章看下来,前半懵懂,后半无谓。但是沙里淘金,有些认知还是值得整理一番的。
1.挣钱就是助人。(所以不要羞于挣钱)
2.在金钱因素以内,富人的道德阈值更高。(所以不要仇富了)
3.收入低而不改变,是因为他们不愿。(认知受限,和懒的理由一样)
4.舒适区、恐慌区、学习区。(那么你在哪个区?)
5.开源节流重开源:投资自己。(必须是有产出地投资自己,小心落入陷阱)
6.需求——供给——可替代性。(若想赚钱,就成为稀缺不可替代的那部分。)
7.挑选技能时可以看看“骨灰级”玩家的收入是多少。
8.不断增加资产性收入在你的总收入中的占比。
本章内容,最戳心的就是资产性收入,因为工作多年,我一分资产性收入都没有。关键是我还毫无办法。
然后就是关于三区界定。舒适区,恐慌区,学习区,概念从名称就很容易看懂,但是真正的划分并不容易。我们每天做的事,要做的事,想做的事,哪一件归于哪一类,我真是毫无头绪。所以我打算招募同伴,周末相约去咖啡厅,既文艺了一把,也能更深刻理解成长之路。
而在挑选技能方面,我觉得这是我本章最大的收获。作为老师,并热爱着教育教学,我挑选了四个职业:普通教学,在线教育,销售,美食。而目前要学的一个技能就是flash。
而投资理财是我最大的难题,试着接触过多次,效果不好,也就放弃了。既然我的努力方向不再这边,也就不强求了,多寻找其他资产性收入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