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博学于文”的父亲

       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时常夸我,前不久表扬我管她既不太紧又不太松,昨天又夸我是位“博学于文”的父亲。可惜这个父亲并不博学,对“博学于文”这个词都不熟悉,问了女儿后才知道“于”是哪个“于”,“文”是哪个“文”。当时还怀疑女儿是不是多说了两个字,用博学做形容词就似乎够了。

        但女儿既然这么夸我了,总得弄清楚“博学于文”是什么意思,出处何在,用来这样形容人是否合适。现在有网络可查,十分方便。《论语》中就有“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后来顾炎武谈到孔子的“为学之道”时又说了一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意思是:广泛的学习知识,用羞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自身到家国天下知识及经验,都是应该学习的。“行己有耻”也是孔子说过的,和“博学于文”在一起很对仗。顾炎武的这句也非常有名,后人引用的很多。大约是多年前蒋委员长大力提倡“礼义廉耻”的缘故,新中国成立后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似乎故意避免使用“礼义廉耻”这样一些过于传统的词语,耻字似乎只有在无耻这个词语中才用到。所以也有人把“博学于文”和“修身以德”放在一起,“行己有耻”就很少有人提了。再用双引号加“博学于文的人”和“博学于文的学者”来搜索,也可以找到不少例句,但网上的文章中还没有“博学于文的父亲”这么一个短语,不过这么用在语法上应该是没问题的。

        孩子看见一个新词往往就会直接拿来用,而很多成年人看见一个陌生的词常常会认为这是我不需要掌握的,因此孩子的词汇量会越来越大,而很多老人的词汇量却非常贫乏。很多人三四十岁以后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失去了学习的欲望,生活成了重复过去,能力和语言都在退化之中。我一天天的看见孩子长大了起来,从我教她说话背诗到她纠正我普通话不标准,n和l到底该怎么读,时间倏忽而过。她在快速的成长,我却快要退化了,然而我在她眼里还是“博学于文”的,不禁有些汗颜。

       作为一位孩子心目中博学于文的父亲,不仅应当广泛阅读,也要有所著述才对,就写了这么一点东西,是为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56评论 1 16
  • 看着班群里“就业委员”一条条转发着企业实习生招聘的信息,情绪越发地焦虑。因为德国学期结束要到八月,我大概是赶不上暑...
    林翎阅读 3,290评论 0 1
  • 脚印来来往往 少了点年轻 多了分空苍 倒也还是那条等回的巷子路 春衫薄暮的温曦入怀 生出了海日残光 美哉美哉 那可...
    艽艽艽艽阅读 1,579评论 15 7
  • 生活处处是课堂。这句话说得真好!走进网络世界可以可以了解虚拟世界的神秘,帮助父母做家务可以体会到劳动最有滋...
    欢乐洋阅读 1,410评论 0 0
  • 惟念惟念阅读 8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