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字士稚,西晋范阳郡遒县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01、少年时,生性豁达,轻财重义
266年祖逖出生在北地大族祖家,祖家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祖逖的父亲祖武,曾任晋王掾、上谷太守。
幼年时父亲祖武离世,留下兄弟六人相依为命,在兄长们的呵护下,祖逖与兄长们一同守业成长。
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不爱读书却喜欢耍枪弄棒,飞鹰走狗,尽情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
他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常拿出自家钱粮周济贫困乡邻,深受乡党宗族敬重。
02、成年后,发奋读书,淡泊名利
到了青年时期,祖逖看到时局动荡,北方百姓被外族压迫欺辱,开始闭门不出,奋发读书。
他博览群书,涉猎古今,刻苦钻研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
289年,侨居阳平郡时,郡府欣赏祖逖的才华和品德,举为孝廉,但是祖逖心怀天下,都没有前去任职。
后来又被司隶举为秀才,他也没有应命,继续读书,练舞,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救万民于水火的抱负。
03、任蜀州主簿,与刘琨闻鸡起舞
后来,祖逖与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两人感情深厚,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常常纵论世事。
有时夜深还不能入睡,拥被起坐,相互勉励道:“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你我二人应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
一日深夜,祖逖在睡梦中忽闻鸡鸣,那声声啼叫,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于是,他叫醒刘琨,兴奋地说:“此非恶声也!你我当闻鸡起舞,练就一身本领,方能在这乱世中有所作为。”
刘琨亦是热血青年,欣然应允。自此,每至夜半鸡鸣,二人便迅速起身,在庭院中拔剑对舞,寒来暑往,从未间断。
那闪烁的剑光,映照出他们坚毅的面庞;那铿锵的剑声,划破寂静的夜空,诉说着他们的壮志豪情。
04、匈奴入侵,率领亲邻百家逃难
311年,匈奴刘曜率汉军攻陷洛阳,祖逖率亲邻几百家南下避难,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还要时刻提防盗贼的袭击。
祖逖将车马让给老弱病残,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同行的乡人,逃亡途中多遇盗贼险阻,祖逖应付自如,推为流民首领。
到达泗口后,祖逖被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率部屯驻京口。
05、南塘一出,劫富济贫
西晋灭亡后,祖逖心怀兴复之志,对门下宾客如子侄一般厚待,希望他们将来能为北伐建功。
当时,扬州灾荒,门下宾客常劫掠南塘富户。祖逖非但不管,还参与其中。当门下宾客被官府捕获后,他还亲自前去解救。
后来,王导、庾亮等人去看望祖逖,在他家中发现很多裘袍珍玩,便问这些东西是从何而来。祖逖也不隐瞒,直言道:“昨夜又去了一趟南塘。”2
06、劝司马睿睿北伐,只得微薄支持
313年,晋愍帝即位,以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命其率兵赴洛阳勤王。
313年,司马睿以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祖逖携麾下部曲百余家北渡长江,进屯雍丘。
当时,司马睿正开拓江南,根本无意北伐。祖逖进言道:“晋室之乱,并不是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残杀,给了夷狄可乘之机。
大王如能命将出师,让祖逖等人为统领,江北豪杰必定会望风响应,沦亡人士也会欢欣鼓舞。如此,也许可以申雪国耻。”
司马睿虽不愿北伐,却也不便公开反对,于是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却只拨予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让他自募战士,自造兵器。
07、中流击楫,发誓收复失地
祖逖毅然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部曲百余家,从京口渡江北上。船至江心,望着滔滔江水,祖逖心潮澎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
他用力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那激昂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江面。
身边的壮士们,无不为之动容,纷纷振臂高呼,誓言追随祖逖,至死不渝。
08、铸造兵器,主键并训练军队
渡江后,祖逖暂驻淮阴,这里虽远离战场,却成了他筹备北伐的关键基地。
他起炉冶铁,铸造兵器,一时间,淮阴城外炉火熊熊,锤声阵阵,日夜不息。
同时,他四处招募流民中的青壮年,向他们诉说着恢复中原的梦想,在他的感召下,四方豪杰纷纷来投,短短时日,队伍便扩充到两千余人。
他亲自训练士卒,严明军纪,教他们排兵布阵,使这支队伍迅速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猛的精锐之师。
09、离间计杀张平
公元 317 年,祖逖率部进驻芦洲,正式向谯郡的坞寨首领张平、樊雅发起挑战。
彼时,这二人在谯城拥兵自重,麾下数千兵马,皆是能征善战之士,他先是派遣参军殷乂前去联络二人,试图以和平方式收服。
但殷乂却轻蔑张平,认为他不能保住头颅。张平怒杀殷乂,自此与祖逖彻底决裂,紧闭城门,严防死守。祖逖无奈,只得强攻。
可谯城地势险要,城高墙厚,加之张平、樊雅拼死抵抗,一时间,祖逖的军队陷入了苦战,僵持不下。
强攻无果,祖逖心生一计,决定从内部瓦解敌军。他暗中拉拢张平的部将谢浮,许以高官厚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谢浮被祖逖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在一次密会中,趁张平不备,手起刀落,取了张平首级,随后率部归降。
10、战胜樊雅,打通北伐之路
祖逖顺利进据太丘,樊雅得知张平死讯,悲愤交加,为报挚友之仇,他趁夜亲率精锐,突袭祖逖大营。
一时间,喊杀声四起,祖逖的军队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祖逖非常镇定,他大声呼喊,鼓舞士气,指挥将士们奋力抵抗,终于击退了樊雅的进攻。
祖逖又率部追讨,却遭到张平余部的迎击,便向蓬坞堡主陈川、南中郎将王含求援。
陈川、王含分别派部将李头、桓宣率军助战。祖逖让桓宣雅劝降樊雅,桓宣单马入谯城,对樊雅道:
“祖逖正准备荡平刘聪、石勒,需要仰仗你作为后援。如果这样做既可建立忠勋,又能保全富贵。
但若还要固执,朝廷派出猛将,凭你手下乌合之众,依据一座危城,北边又有强贼窥伺,万无一全。”
樊雅遂出城归降,祖逖攻占谯城后,终于在豫州站住脚跟,打通了北伐的通道。
11、巧退桃豹,使石勒萎缩
320年,祖逖派韩潜镇守蓬陂坞东台,后赵大将桃豹退据西台。两军对峙四十余日。
祖逖命人用布囊盛满沙土,假装是食用的大米,派千余人运送给韩潜,又让担夫挑着真正的大米,佯作累坏了躺在道旁歇脚。
当赵军派精兵来袭时,担夫丢掉米袋,四散而逃。赵军误以为晋军中原地区粮食充足,士气大挫。
他又在汴水设伏,尽夺石勒运给桃豹的军粮,桃豹军中无粮,最终连夜撤军退守东燕城。
祖逖命韩潜进占封丘,压逼桃豹,自己则进屯雍丘。击退桃豹后,祖逖又多次出兵邀截赵军,使石勒在河南的力量迅速萎缩。
12、善待坞宝主,屡破赵军,深得百姓爱戴
当时黄河沿岸还有一些坞堡主,迫于后赵兵势,不得不臣服于石勒,送子弟到襄国为质。
祖逖理解他们的处境,有时还会派出小股部队,伪装抄略这些坞堡,以表明他们并未归附晋朝,消解石勒的疑心。
诸坞感恩戴德,经常帮助北伐军刺探情报。祖逖因此在战场上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屡破赵军。
三四年内,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使得匈奴等胡人不敢南下。
祖逖礼贤下士,善于体恤民情,即使将士稍有微功,便会加以赏赐。
祖逖军纪严明,自奉俭约,不畜资产,劝督农桑,发展生产,又收葬枯骨,深得百姓爱戴。
刘琨在给亲戚写信时,大力称颂祖逖威德,晋元帝也下诏擢升他为镇西将军。
石勒见祖逖势力强盛,不敢南侵,命人在成皋县为其母修墓,又致信请求互市。祖逖虽未回信,却任凭双方互市,为此收利十倍,兵马日益强壮。
后来,祖逖部将童建叛归后赵,石勒将其斩杀,向祖逖示好。祖逖亦与石勒修好,禁止边将进侵后赵,边境暂得和平。
13、被监督,忧愤而终,收复土地又失去了
321年,晋元帝司马睿遣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以监督祖逖,出镇合肥。
祖逖认为戴渊虽有才望,却无远见卓识,而且自己辛苦收复河南,却仍不得朝廷信任,心中甚为不快。
他听闻权臣王敦逐渐嚣张跋扈。朝廷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的消息,祖逖担心内乱爆发,北伐难成,以致忧愤成疾。
逖虽患病,但仍图进取,抱病营缮虎牢城。他担心城南没有坚固的壁垒,派从子祖济率众修筑壁垒。
但壁垒尚未修成,祖逖便在雍丘病逝,时年五十六岁。
祖逖死后,豫州百姓如丧父母,谯梁百姓还为他修建祠堂。晋元帝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并命其弟祖约接掌其部众。
后赵趁机入侵河南,祖约难以抵御,退据寿春。祖逖收复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终又被后赵攻陷。
祖逖年少时不拘小节,肆意洒脱,成年后发奋读书闻鸡起舞。历经世事沧桑后,立志北伐,自创军队,训练军队。
他以离间计杀死张平,后来打败樊雅打通北伐之路,后来又以巧计战胜后赵军,使石勒不敢南下,可惜朝廷不信任他,派戴渊监督他,他忧愤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