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不妨学学贾雨村

贾雨村是一个特别有情商的人。


不妨粗浅的来说一说贾雨村这个人。他是有才的。寄寓在葫芦庙的时候,有诗为证,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中秋日在甄士隐家做客,即兴诗作: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连一把年纪的甄士隐都说,“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 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贾雨村尽管有才,此时不过是一个穷酸知识分子,寄寓葫芦庙,以帮人抄书写字谋生。

幸得甄士隐资助,才得以有路费去京参加大比。

翌日上路,不作耽误。没有与甄士隐面辞。不在乎黄道黑道,以事理为要。

不面辞恩人,显得不妥,不近人情。但显出一种果敢。该做的事就去做,没什么好顾盼犹豫的。这一点,似乎是读书人所欠缺的。

大比中了进士,当了官,因贪酷之弊被参革了职。这个“贪酷之弊”怎解?在这里我理解为,恃才严厉,得罪了人。初入官场,总不致于有多腐坏。

革职回家,倒不为虑。自去游山玩水。这一点又有洒脱之意,于事心态不纠结。

后在赏鉴村野风光时,碰到好友冷子兴。一面了解京中情况,一面在得知旧职准复的消息,央烦学生的父亲林如海引荐,在贾政的帮助下,补授了应天府的缺。

从革职到新任,表明贾雨村会来事。见缝插针,善于钻营。借用一句俗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贾雨村是一个有心机有准备的人。

尤其是在判葫芦案件上,集中典型的反映出贾雨村的聪明油腻。

一边是无权无势的小乡绅冯渊,一边是金陵呆霸薛蟠。纵然明知是薛蟠打死了冯渊,又有什么好办法?自己头上的乌纱帽还是凭借其亲戚之力得来的。如果按律追究,替天行道,势必得罪贾家。那么,这个官还当不当得成呢?

这让我想到包公。大义灭亲,铡杀亲侄陈世美。仔细想一想,两边的案情环境有所不同。包公铡陈世美,也是不得以。

在贾雨村面前,大致有两条路可选。一是按门子的计策。二是坚守律法,维护正义。

按第一条路,原被告双方如愿,案件结束。按第二条路,得罪贾家,危及自身。告老还乡,回归田园。恐怕以后或者很长的一段时间影响仕途。换做是你,会选那一条呢?

从这里来看,贾雨村是一个聪明的人,是一个油腻的人。是一个识时务的人,是一个灵活的人,是一个会办事会做人的人。不是么?

之所以说及贾雨村,也是由一件小事引起的。

人事风云变幻,近期物业换了新经理。为响应配合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岗位整顿。其一条是拒收快递。因为快递乱堆放,不仅影响美观,也有丢失的隐患。

开会要求:小件的一律让快递员送柜。大件的视情况而定。

上午就有一个快递要放。我看是小件,完全可以放柜的。告之不给放。快递员打开电话免提,要我接电话与业主说。我拒绝。让快递员告诉业主通知物业,领导让放就放。

过一会,接到领导电话,说,不要那么死板,业主有电话要求放的,就给他们放。要灵活处置。不然一刀切,不是把所有业主都给得罪了吗?况且,这个业主是关系户来的。以后,他要放什么东西尽管给他放。

我无话可说。一肚子窝囊气。

不让放的是领导,让放的也是领导。信人乎,信鬼乎?

灵活,啊,怎么做才算是啊?况且这是个小件啊。如果业主都这样来说,不让放的规定,又怎么来执行?

一边受业主的颐指气使,一边受领导的指骂。啊,我就是这么死板。我就是要一刀切。管你是什么鸟人,管你是何方神圣。

等那个业主昂昂地来取快递时,我强稳心情,又不得不将它拿到他手上。等他转身走了,我心里破口大骂:操伊个大爷,去你NN个球!

想一想,现实中不妨向贾雨村学习。可是,老子就是学不来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