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都想自己健康长寿,实际上“健康长寿”这个词在人心中的重量不比“财富自由”轻,从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我们就能看到它对人类的吸引力。《端粒效应》是由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和埃利萨·埃佩尔(Elissa Epel)共同完成的,其中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因为对端粒的研究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万维钢这么推荐这本书,它将一次性地改变你对“衰老”的认识,只看这一本书的解读,就能值回《精英日课》专栏的票价。
什么是端粒?
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 DNA 序列。如果把染色体想象成一根鞋带,而端粒就是鞋带的塑料头儿,把染色体给包起来,有保护 DNA 序列的作用。
人变老的本质原因是端粒变短了。每个人的端粒变短速度不一样,所以每个人衰老的速度不一样。经过研究表明:端粒越短,人就越容易患病而死。
大多数情况端粒的长短由人对压力的感觉上不同造成,是威胁感还是挑战感?产生威胁感的时候人的血管会收缩,血流量会减少。肾上腺会释放皮质醇,将带来更多的葡萄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迷走神经的活动会下降,这使得表情变僵硬。当产生挑战感的时候人的心率还是会增加,肾上腺还是会释放皮质醇,可是血管没有收缩,血液中含氧量提高了,现在有更多血液流向大脑和四肢,把全身的资源都调动起来,准备战斗,会感到很兴奋。
所以说心态真的产生很大的影响,直到影响一个人的寿命。一念一世界就是这个道理。改变自己的面对压力的态度,可以从平常用语开始,多说一些积极的话,比如,我能行,一定有办法的,吉人自有天相。避免一些消极的话,比如我做不到,我很笨。文章中介绍的用第三人称看待自己,感觉非常的有趣,直呼自己的名字,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自己情绪带来的压力感。这算是自我教育很有效的办法。
导致端粒变短的三种负面情绪:敌意,悲观,胡思乱想。rumination译作耿耿于怀太恰当了啊。有的时候耿耿于怀的事情,常常是自己主观臆测的。当时的事情只是概率发生,或当事人根本没有针对的意思。
身体的反脆弱系统正应了那句话——用进废退,人的身体有很强的可塑性。适度的锻炼在提高端粒长度方面性价比最高。书中给的两种高效锻炼方法:有氧耐力训练,有实验表明,每次跑四十五分钟,每周跑三次,坚持六个月,你的端粒酶的活性就能提高两倍,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效果。高强度间歇训练,这是短跑结合恢复的办法,快跑几分钟,停下来慢走休息,然后再快跑。这种训练对端粒酶的效果和有氧耐力训练是一样的。
很高兴,我现在用的锻炼方法就是长跑,每周至少三次的慢跑。不求速度多快,只要坚持每周在跑就可以。参加了两次百人百天,也和爱人达成慢跑锻炼身体的共识。虽然悦跑圈是跑步者常用的APP,但是我还是习惯于在keep上打卡。各种动作都有详细的指导,很适合我这种初学者。喜欢它的宣言:自律给我自由。
你的端粒不是你自己能左右的,它也是你周围所有人的事儿。就算端粒长短能遗传,人的命运也不是一出生就定死了。我们总能主动选择按照书中说的方法做一些事儿,主动选择让自己和别人的端粒更长。
所以我们个人不仅能决定自己端粒的长短,更严重的是可以左右他人端粒的长短。中国有以家庭为重的文化传统,那么我们对生活积极地态度,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家庭,就相当于为自己的生命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