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于老师有四年了,四年前来她总称呼我们这些老师为“孩子“,四年间我见证了团队里老师从市能到省内到学代的快速成长过程,我也一步步脱掉“贫困“的帽子,而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们进步是孩子们自己努力。
黔驴技穷 内观自己
今年于老师发起了100日更写作活动,100 天里,有时灵感如涌泉,1小时就把文章搞定,有时却吭哧瘪肚地硬挤,一天的零散时间加起来需要5、6个小时才能凑出一篇。
我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几次拟题几次推翻,看书加百度折腾了六个小时,感慨学生作文之艰难。这次体验也明白了于老师活动的目的,其中应该有一点,就是让一线老师真切感受写作时的黔驴技穷,然后认真对待每一节习作课,为孩子创建科学的作文梯度,寻找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这便是于老师的智慧,不道破,让你自己慢慢悟。
用输出倒逼输入 构建自己知识体系
我清晰地记得,我才写了一周,就出现瓶颈了,根本不知道再写些什么。然后我开始学习群里各位名师的作品,宝姐的细腻,曹老师的深邃,姜蕊老师的清新,大师哥的明朗,赵萍老师的平实,新疆凤老师的温暖,准妈妈薇老师的自然.......期间也有写不下去的时候,但只要收到大师哥和小姜老师以及宝姐的点赞,我便会打开文章再读再修改,如果某篇文章收到于老师的大拇指,我可以开心好几天。
写简书的一百天,每逢聚餐就总会听到抱怨“你把你手机放下!“我说:“不行,不行,我写简书呢,必须打完卡,你们先吃。“在这样的环境下写作,写出来的东西的质量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没几天,我便接到于老师电话,20分钟的时间里,于老师严厉指出我的态度,“不想写可以不写,但绝不可以敷衍。“没有深度的思维,没有美感的语言,选题缺乏思考,对理论知识的探索欠缺。“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拒绝了大部分应酬,认认真真的对标曹永兵老师,整理这些年来于老师带我在省市区上的十几节课,每一个板块的背后的理论支持与设计意图。
为什么我是这样想的?而于老师修改以后,变成了这个样子。为什么于老师修改后的板块儿,收到了特别好的课堂效果,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赞誉?为什么自己想不出来这样的设计?
从容淡定的背后,有你们略过的千锤百炼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陕西省教学能手,市级比赛中,我倍感从容。与其他赛手相比,我在90分钟时间里,不仅从容地敲完了近两千字的说课稿,而且编辑好了教案,并且还花时间做了PPT。而其他没有经历过简书训练的老师,则显得非常的手忙脚乱,在场上不断举手示意监考老师自己需要这样那样都帮助。于是猜想,于老师是想通过简书这个活动,弥补我们一线老师理论知识的匮乏。想起老师的话:“没有白走的路,踏实做自己。”嗯,要想淡定从容,必须千锤百炼。
一个人牛叫成功,一群人牛叫成就。和这么牛的团队同行,让我憋着一口真气不敢散去,让我追赶大家的脚步不敢停止。虽然目前离自己牛还差很远,但是,一定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家说,只要出发便会到达。
于老师说,只要开始写,就会进步。
日更100天,我想说,100天的写作,我还不是团队中的大牛。但是,更优秀的自己已经到来....谢谢您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