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要说的是关于孝顺这个话题,一直觉得我什么事情都想着我的父母,把好东西给他们就是最好的了。直到昨天发生的一件事情,我才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也许我的想法是有很多问题的。
昨天晚上老公去接了在补课的女儿回家,一进家门女儿没像之前那样叽叽喳喳的讲话,而是默默的进门,也没有调她爱看的电视节目,而老公则是一脸愤愤的表情,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他们两个有发生冲突了?于是我小心翼翼的笑着说,“哟,这是怎么了,气愤愤的?”,感觉一下子点燃了老公的情绪,“刚才给爸妈他们打电话了的,不知道他们一天到晚都在想什么,明明上次回去跟他们说好了的,都答应把顺便外面的厕所(农村的厕所都在外面的)用水泥泥一下的,结果还是没有搞,捏能节约几个钱,再说了我又不要他们出一分钱,那个厕所都修了十好年了,万一哪天倒了砸到他们怎么办?完全把我的话当放屁,还把我电话都挂了……”。老公情绪激动的说了半天,我可以想像他当时打电话的情绪肯定是更激烈,从他的表述我收到了两个信息,第一,担心父母在家安全问题,更希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第二,父母拒绝了他认为好的安排,他心里不舒服。不论是这两点中的那一点我们都只是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没有真的想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其实我也跟老公是一样的想法,所以今年开年后就回去跟父母说,要把他们住厨房重新修一下,再修一个洗澡间,让他们在家要把各方面的卫生搞好,总觉得他们太不讲究卫生了,还有这里那里需要都要改好,总之列出来各种要求,然后很大气的跟他们:“这钱不要你们出一分,你们只管享受着就行了。”现在想想,感觉就是把他们过去的生活全部否定了,并且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在施舍我们的爱。我都这样对你了,什么都给你们考虑到了,什么都不要你们操心了,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自以为是的脚步,关心一下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其实他们也只是一心想替我们省钱,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没有必要去省那点小钱,也许省了小钱会出更多的钱,但是其实那也是他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跟他们沟通或者换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但绝对不是以爱的名义居高临下的斥责他们,我们应该提高自己感受爱的能力,并用平等的爱去回报他们。
所谓孝顺,是不是要先学会顺着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