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这个名字我经常听到别人提起,《无人知晓》、《比海更深》、《海街日记》这几部被夸烂的电影我却一直也没看成,在做“视界”专题的时候,想着还是逃不出一看,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无人知晓》讲述了一个单亲母亲和她的四个孩子租住在一个房子里,但是由于母亲个人对生活的追求,她便抛弃了自己的孩子们。长子明凭着自己的生活阅历照顾几个弟弟妹妹,但是钱越来越少,日复一日的生活消磨着孩子的耐心,而最小的妹妹又因身体不佳去世,一切痛苦和悲哀仿佛廖无止境。
因为这部片子非常火热,影评应该满天飞吧,所以这里我会比较注重影片含义,顺带回顾真实事件。
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就是在母亲离开之后,四个小孩是怎么样在一个家里生存下去的。这也是导演最大程度上想要展示给观众看的部分。
母亲虽然留下了一些钱,但是这个家里有四个孩子需要吃喝,钱的作用也只不过是维持了一段时间而已。
长子明担起了家中的大人角色,带着母亲留下来的一部分钱,用自己的本子记账,计算着每天的支出。
同时还要安抚家中弟弟妹妹的情绪,大家都知道母亲是外出工作了,但是去哪里去多久是没有概念的。明知道母亲可能会抛弃他们,但是他自己承担着那些怨恨不解,他所表现出来的是懂事是耐心,就算是带着弟弟妹妹上街乞讨般的生活他也要维持住一个家不让它消失。
所有人都会说明为什么不去报警呢?
是啊,报警他想过,但是如果报警,他们这个意义上的小家就不复存在了,他们最好的下场就是被送到福利院,然后去到别的家庭,但是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兄弟姐妹?
影片里面最揪心的不是母亲离开,不是小妹去世,而是在钱花光了,家里的水电断掉了的时候,四个孩子是如何生存下去的。是的,我用“生存”这个词语。明还没有到可以打工的年纪,所以他无法赚钱,而所谓的“父亲”角色更是稀泥。
他们必须要靠自己,才能维持住那个小家不倒,而每个人默默地仿佛心里都明白母亲是不会回来了一般,只有靠他们四个人,才能永远拉住手。
原本就算不够丰盛但是依旧可口的饭菜在母亲离去之后逐渐变成了泡面,而弟弟茂咋吃完泡面之后把饭倒进面汤里面泡着吃的画面也是很揪心。
在家里越来越脏乱的同时,明开始用泡面盒子种起了植物,阳台上面置放着许多他们一起种的花花草草。即便是生活的不如意到了极致,但是你能够从中窥探出生命的希望,他们的小小希望,就像那些丑丑的盒子里依旧能长出鲜嫩的杂草一般,即便是满身油污,但他们活出了力量。
明带着弟弟妹妹去公园的自来水处洗漱,姐姐用那里的水洗衣服,晾晒在一边的设施上。
导演在用自己的冷静客观的镜头语言描绘出那个逐渐凋零的小家,但我依旧不认为导演是残酷的冷漠的。
女高中生京子的角色设置看似无意,其实是很大程度上宣告高潮的一个角色,在母亲离去之后,唯一一个进驻这个家中的角色。
她的个性低沉不明朗,就像很多日本电影里面的那些青少年角色,压抑丧气,似是对生活充满了不满但又无可奈何的人,他们反叛父母,反叛生活,对死亡有着静默的热烈,但他们又恐惧死亡。
在这种压抑中成长起来的京子,在遇到明之后,很快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一起享受着来自浑浊世界的最后一口新鲜空气。但京子也把他们这个艰苦摇摇欲坠的小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京子把陪着男人唱KTV得来的钱给明时,一向好脾气的明愤怒了。他就是内心不愿相信不愿指责,但他依旧被这种无法掌控生活的无力感深深摧残着,砸在他肩膀上的担子比任何时候都要重。
当他们埋葬了小妹坐在草地上,大风狠狠刮过单薄的身体,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席卷着人们的心。他们还只是孩子,但是生活在强迫他们长大,没有什么公不公平,只是每个人的生活不一样罢了。
是枝裕和酝酿了这部电影十多年,在看到这个事件的时候就想着怎么把它拍成电影,简单却不单调的镜头语言有力的扑捉最真实的瞬间。是枝裕和让我感受到有时候电影的力量是可以“润物细无声”的,就是那么一点点的渗透进心里,很压抑很疼。
当然他做到了,他让明这个角色鲜活饱满的呈现在了荧幕之上,孩子们的那种稚嫩生气被生活折磨的同时迸发出生命的力量,就是这部电影最无声的呐喊。他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天真乐观,也折射了成人世界的残酷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