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时,最热门的文章我想有一部份是的抬头是这样的:“2017读过最好的书,把书单分享给你”,或是“2017想提高写作能力,这七本书值得你读”或是“2018我要阅读这100本书”等之类的,有那么多的好书,怎么可能有时间看的完。我想要读完这么多书必须要和时间管理做好朋友,分配时间来进行阅读。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是上班族,回到家可能有家事要做,还有公司报告要写,小孩子的功课要看。所以这些书单,都是在手机里保存着或是在电脑里,或者是买回家先放着。有时间再来阅读,但是时间真的足够吗?
最近阅读这本彼得·孔普所写的《如何高效阅读》,就是一个教你提升阅读速度的书,里面有些课程要上,才有可能真正的提升。若是只看书的话,有大部份是无法提升与理解的。和刻意练习一样,有要反馈,刻意练习。若没有人指导,只有自已摸索,效果不佳。所以写下自已觉得可以简易操作有效的方式与您分享。
彼得•孔普(Peter Kump)职业生涯始于担任宾夕法尼亚州视力研究院阅读工作室总监一职,后来担任彼得•孔普阅读顾问公司总监,之后成为快速阅读领域的专家。
1.有目的的阅读
在我看来, 阅读就是你通过看一本出版物或材料达到自己目的的过程。(美)彼得·孔普《如何高效阅读》
有目的的阅读才是关键,书不是乱读,要有系统与架构。带上自已的目的,去寻找求知之旅。这个就是高效阅读的基本核心。
像《暗时间》作者刘未鹏,就是遇到一个问题而引发思考,他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正确的思考”。进而阅读许多书籍,写下这本《暗时间》。
了解自已的问题,确认自已的阅读目的,进而去书本中寻找答案,就可以在短时间理清一个框架。别人推荐的书单很好,同时要先确认是否适合自已,或是这个是你想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我加入简书来写作,目前的文章仍有用词不是很恰当,文章罗辑不是很通顺,或是写着就自嗨等,常有错别字,码字速度较慢等问题。这时应分析自已的问题,先想要改善码字速度的问题,那么就要练习打字的速度,下载打字软件来提升码字速度。阅读该让输入法的书籍,熟悉拆字或码字的方式,那么这个就是阅读的目的。
每年设定的目标和方向会是一个地图,是引导你的指南针。在这个知识的大海上,你才有可能达到彼岸。求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的是知识升级。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的是认知升级。
2.初步提升阅读技巧
彼得·孔普在《如何高效阅读》里提到利用食指作为节拍器。我们在阅读时,通常会分心,有时焦距不对,无法专注在阅读。这个简易的方法,可以大幅度的提升你的专注能力,让你专注在当前的书本上。我自已也有实际在阅读中使用这个方式,确实可以让自已的眼晴与手指进行同步与专注,这样的话同时可以训练自已的阅读速度。当我们阅读专注时,就是进入心流的领域,忘却时间,这样你可有效的吸收,这个就是高效阅读之一。
比如想要了解这个数字文化领域的知识,这个对我来说是一新的领域是有难度的文章,那么我选择看了亚洲文化、数字文化领域的学者 K.K系列的作者凯文.凯利,他所写的其中一本书,接下来还是持续看他写的另一本书。
为什么呢?因为:
每个人说话和写作都有自己的模式。 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式, 通常就能分析理解有难度的文章。(美)彼得·孔普《如何高效阅读》
阅读某个领域的牛人所写的书,你会了解他所写的用词与概念,慢慢的你再阅读他后续所写的书,也可以提升阅读的速度。另一方面来说,牛人所写的书,也是可以节省你阅读其他相同类型,但是不是那么好的书。比如我们借班上第一名的笔记来阅读,和借最后一名的笔记来阅读,笔记内容肯定会有不同,对于课程上的理解程度也会不同。所以我们阅读牛人的书,就好象看他们对某个领域的理解所思考下来的结晶,当你阅读牛人许多的书后,你也可以分析理解有难度的文章。
市面上有许多好书,值得阅读。当然也有不好的书,其实是花费自已的阅读成本,这个也是要关注的事情。彼得·孔普在《如何高效阅读》有提到一个方式,在不用读完一本书后,才知道这本书是否适合自已,这样在短时间可以判断,也可以称的上是一种高效阅读。
阅读前>先确认自已想要阅读的方向,或是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阅读中>书名,副标题,目录,前言,总结。第一步仔细的了解与阅读,这时心里要有个概念,来判断是否可以解答我的问题,或是引起我的兴趣。
阅读后>整理阅读,比如写读书笔记,画思维导图,写书评来加深与复习印象。
本文小结
对于初步的学习者来说,建议应用简易手指节拍器的方式进行,来提升自已阅读速度。
我们要知道自已的阅读目的,这个才是高效阅读的关键点。高效阅读是一种运用了解阅读目的和初步的分析阅读进而提升自已的阅读效率。
《如何高效阅读》有少部份可以参考使用,彼得孔普所提到的高效阅读,有许多要章节要报名课程上课学习,才有办法学会。
你的阅读目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