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在2017年1月20日刊文,回顾斯诺登时间带给我们的思考。文中主要阐述了斯诺登事件中民众对于斯诺登英雄这个事件自己的看法。
文中指出,斯诺登对于棱镜事件的公开,给全球的反恐事件造成了两个不可逆的损害。首先,因为泄密棱镜计划导致了棱镜计划失败,同时还在网络等公开环境中详细叙述了如何避开棱镜的监测,这也直接导致了恐怖分子也学会了如何对自己的信息进行加密与 避开监控。这让情报部门对于恐怖分子的监控失去了原有的上帝视角。其次,斯诺登也使得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种追踪算法失效,而这种算法的失效则直接让反恐战争被迫升级,之前有效的手段都需要推倒重来,而在找到下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之前的空档时期,恐怖事件的破坏也当然无可避免。纵观在斯诺登事件之后,恐袭事件也纷纷频发,似乎也在印证这样的观点。
同时,文中也将斯诺登的对世界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正面的积极作用是提高了民众对于政府监督和个人隐私泄露的警惕性,让民众开始对于个人隐私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发现在这之后各大网络公司也将能够加强自己网站的保密性作为了一种卖点告知世人。其次,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是负面影响,因为棱镜计划的败露美国政府建立的防御信息网络需要重新建立,而在我看细算之下这样的开销似乎还需要回到税费当中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到最后买账的还是人民自己(当然了,我国政府说过并不存在对民众的监听、监控,都是公开的。)最后,便是对于美国民众最严重的影响。因为棱镜计划的曝光,一方面让民众获得了对于自己信息更好的隐私关注,可同时也让政府形象在民众面前崩塌,同时也对政治失去了信心,这反而将国家作为一个整体陷入了一个窘迫的处境。而在我看,这对于国家的安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似乎也有影响。
《新闻周刊》对于斯诺登这样的刊登,从另一个方面解读斯诺登的行为,让我们似乎从斯诺登这“英雄”的光辉下看见了一些黑暗与不堪。而结合这篇文章来重新看带斯诺登,就发现了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那就谁在我们眼里才能算作是英雄?而英雄到底又是什么呢?
在《国王 武士 祭祀 诗人》一书中,作者以荣格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写出了一部关于男人成长的心理路程,其中关于英雄男孩这一章的论述颇有意思,里面将英雄分为两极,分为恶霸与懦夫,将其中关于恶霸的内容分享如下:
而在这之后还有对于英雄的一段陈述,对于英雄的论述就更有意思。
现在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文中对于英雄的概括是什么。首先,英雄要能够独自一人对抗一整个体系的悲怆。其次,英雄也要能够力无所不及,能做不可能做之事。最后,英雄往往都是冲动的,做事情往往都会怒发冲冠,意气用事。
如果我们用这三条去比对斯诺登来看。首先,斯诺登在世人面前一直以来都是以一个孤胆英雄的身份去对抗整个美国的情报系统,似乎很多人都认为他带领的是一个对于真相、自由追求孜孜不倦的人。然而,在对于斯诺登很多的采访与调查中显示斯诺登在博思艾伦公司窃取数据并不是偶然。当然是否是精心策划并不能一概而论。其次,他也的确是做了一件人们不敢想的事,那就是自己去挑战CIA,让自己祖国的秘密公之于众,并且一路逃亡也让人们看见了他的英勇。最后,对于披露棱镜计划和对抗整个体系来看,多少有一点冲动之为。
但是,类似与斯诺登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就没有吗?可为什么民众依旧对于此乐此不疲地追捧呢?书中的这一段内容又给了我以新的思考。
这也给我们对于斯诺登事件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也就是放开斯诺登其人与其所做之事,看到这样类似事件背后的通性上时。我们似乎是能看见一个在多文化区域内一种共同的英雄原型,这种英雄让很多人都为之钦佩与心神往之。当然,这样的人也能够同时为僵化的格局带来新生,为一个旧有的个体注入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倒逼政府的触手缩回,也不失为一种进步。
但回到英雄本身来看,我们也发现英雄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个体,而只是一个在积攒能量准备成为独立的个体。英雄虽然顶天立地,可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英雄的出生本身就注定了死亡,英雄是为死士,因为恰是他们的死才是他们的生门,才是他们脱胎的开始。实际也就是说,斯诺登这样的英雄以死士之势点燃了国家安全与公民安全的火焰,可这世界烧了起来,却未曾再见英雄驾着七彩祥云而来,而那一个扶大厦于将倾的武士、或者国王却迟迟未曾出现。那究竟是英雄点燃了乱世的火把,还是乱世之下成就了英雄却变成了一朵水花?
最后,还有一个观点也颇有意味。那就是为什么我依旧觉得这样的人是英雄呢?是不是说,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就在一个历经着一个成长,现如今在网络之下,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力无不所及,全民英雄的时代之中,到底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还是点燃烈焰,这恰是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时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与关注的问题。而我想,距离那个死而后生的拐点随着网络与科技的爆炸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