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个调查报告:有一亿人将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还有上亿人喜欢删除朋友圈里的过期照片。
每次加一个好友的时候,我都习惯去看她的朋友圈,想要多了解一下这个人,但总是失望的看到“仅三天可见”,或者只剩下一条冰冷的横线。
01那些设置三天可见的人
我们好像越来越在意自己的朋友圈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朋友圈就好像我们的面孔,深怕在别人面前出糗。
我还记得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过,有个男生因为看了我朋友的朋友圈,感觉不喜欢她朋友圈的风格,于是把她给删了。
上学的时候,经常有几个同学时不时来问我,你最近怎么没有赞我的朋友圈?
我之前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删掉过往的记录,不让别人看到呢?为什么这么在意别人的点赞量呢?
直到最近我有了新的理解。我的朋友圈从原来全部可见,到最近一年可见,再到现在已经是最近一个月可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未来我会不会设置到三天可见。
我发现最近每次我朋友圈的时候,我都会关注我的点赞量和评论数。由于我的好友集中于17-25岁的青年团体,大部分都喜欢看一些美照呀,刺激性的东西,因此每次我发一些鸡汤、读书学习的活动时,点赞量都特别少。
朋友圈是我们的另一张面孔,更是我们心里独白的外在写照。
02设置三天可见的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神秘跟风型
想要给陌生人一种神秘感,不希望别人通过朋友圈了解到更多的自己,想让别人产生好奇。
2、洒脱厌旧型
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发表自己的情绪,可能一天能有3-5条朋友圈,也有可能是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当时过气、冲动的情绪。
或者是他们觉得过去的事情随着时间过去,也是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明天你好。
3、 焦虑型
总是担心别人会因为某条朋友圈而定义自己或是让别人感觉不适,“这条朋友圈点赞量怎么这么少,是不是大家都不喜欢啊?”
据我所知,大多数设置三天可见的人都是这样的心理。
这让我想起了我最近看的赵薇导演的《听见她说》,一部以女性独白为演绎方式的节目。第一期作品《魔镜》,让我感触颇深。
该作品的主角是每天活在别人的关注之下的一位女性,她平常穿的是高仿衣服、鞋子,用的是网红爆款。一天早上起来,她开始化妆、戴假发,花了好长时间来各种整顿自己(可以说浑身上下都精心“打造”)。然后自拍了很多美照,发朋友圈,配文:
“新的一天,出发!”
看到无数人的点赞和好评,她兴奋不已。
随后她丢开手机,出发?去哪?我只不过就想画个妆,博个点赞和赞扬罢了。
有时候删掉朋友圈的照片也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空虚,有些人的朋友圈充满了“炫耀”的气息,甚至已经成了她们博得关注的盛地,但是又害怕大家看到不真实的自己,害怕他人眼光,从而小心翼翼。
03写在最后
朋友圈本身就是一个晒日常,晒生活,做分享的一个地方,别人看到你的朋友圈可能会获得你最近关注的信息,去过哪些地方,做过哪些事儿。
有时候我也会羡慕那些全部可见的人,他们没有顾虑,“我的动态不怕给你看到,也不怕别人的是非评判,也没有后悔一说”。
朋友圈里有很多隐藏的“规则”,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束缚,三天可见,昨天还在,今天正好,明天会来,三天不多不少,刚刚好。
不知道你是哪一种类型呢?还是全部可见?
不论是哪个,都希望我们都能直面自己,直面生活,装点好自己,也装点好我们朋友圈这个“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