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种修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习惯于床头放几本书,睡前看几页,午夜惊醒时,听着窗外的风声,翻着书页,闻着书香,细细品味、咀嚼,别是一番心情。

林清玄的散文集也好,《放下即是幸福》也罢,都在阐述一个道理,生活即是大道场,每个人都在修行。在我看来,这是做人的另外一种境界。正如他所说,风无形、无色、无所留住,但寒暖自知,如果说风是从什么地方来,要去向何处,就落于两边,失去做风的自由,悟后的人正是如此,他也游山、散步,但他有心境的自由。在生活的会所里,我们时常做好一笑的准备,会使我们身心自在,处在一种开朗的境况,也使我们的心为之清澄,那么,不可思议的一悟就准备好了,只等待那闪电的一击。也正如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要制心一处,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

高万祥、徐飞著的《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中极力推荐林清玄的书,没有看过,不知是何原因要推荐,读过了,似有所悟,教师的职业是清贫的,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如果没有事业心,没有激情去做这件事,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如果把我们的职业看做是一个大道场,而学生就是我们要教化的芸芸众生,看开一切,放下一切,超脱于俗世之外,远离名利,专心读书、育人,或许这就是最好的修行。猛然间,你就会觉得教师又是一个纯高的职业,不,是一种事业。当你看着孩子一个个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当你觉得孩子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进步了的时候,你会有种面壁十年瞬间顿悟的感觉。如果把上课、改作业和做苦工的一样看待,觉得干那些只是为了谋生,那么,我们做教育事业不会得到修行,也不会提升,而只会觉得永远是解脱不了的苦海。

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李希贵……许多教育专家都在不谋而和的说着同一件事,读书。他们无非想通过读书让我们和仁人圣贤们对话,提高我们的境界,进入做人、工作、生活的另外一种境界,从而在教育这个道场中得到修行而已。可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只因坚持到底的人太少。

和尚诵经,教师教书,在我看来,无非都是修行,方式不同而已。有些和尚诵成了大师,有些教师教成了专家,而不参不悟的人只会诵经,讲课,周而复始,永远如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