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小时候的很多经历,从长辈中听到只言片语,在他14岁时候,由于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爷爷奶奶去远方生活,留下了父亲。他就跟着太公太婆(父亲的爷爷奶奶)开始干活,从小没有读过书,只字不识,能歪歪斜斜写自己的名字而已。
没有了父母的帮衬,跟着老人过日子,靠着自己在大队干活挣公分,而后结婚生子。
生活的非常艰辛,还要含辛茹苦养育几个孩子,本来就很贫瘠的家庭,一大家人连住房都困难,卷缩在三间瓦片房下,家里还是泥土地,下雨天室内就湿漉漉。后来,省吃俭用存下一笔钱,再东拼西凑,艰难的造了幢两层小楼,还欠下一大笔钱。
靠着起早贪黑干农活,做小工挣钱,还记得以前每年会养两头猪,到了年底去卖掉,可以换一些钱,脑中经常浮现出那一幕,家里两个土灶有两个锅,一个做饭,另外一个烧猪食,等把猪养肥了,就有人来收购,把猪的四个脚两两困住,几个人抬起来称重。还记得家里饲养几百个鸭子,父亲把一袋袋玉米从拖拉机上背下来,放到家里的堂屋,每一麻袋玉米重达一百八十斤;还记得父亲起早贪黑去摘杨梅,一筐筐担下来去卖掉;还记得他在有一年的冬天,帮人翻耕一百多亩的蛏子塘,花了一个月时间,挣了一千元。还记得以前读书回来,父亲来接我,他拿着皮箱,里面放着书本,人家开玩笑问是钱吗?父亲说比钱更值钱。我没有领会父亲的意思,还沉浸在自己梦幻般的世界中,没有好好去读书,现在回想那时的读书岁月,又是一阵心灵的内耗。
如果他沉迷喝酒麻将,如果他没有挣钱的欲望,也许我也早早去打工,浪迹社会。
每次回老家,我和他聊聊家常,我默默聆听,他讲讲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我很想听他讲述他的一生,脑中可以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来填补我的记忆。
曾经不喜欢父母的唠叨,想离父母远点,现在真想多陪陪父母,岁月在不断流逝,那份亲情沉淀在脑中,越来越浓郁。
我怕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记忆会越来越模糊,逐字敲打出来,每次回忆起那些点滴,心中充满伤感,很多场景让我泪眼婆娑。
父亲一生勤劳踏实,非常的简朴、节约,舍不得花钱买吃买穿,默默的为了这个家庭,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