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三、能壞親愛過患(分四科) 玄一、徵
【云何於食能壞親愛所作過患?】
這是第三科,「追求種類過患」。這一科的第四科裏面分六科,第一科是「積極過患」,第二科「防護過患」,現在是第三科「能壞親愛的過患」,分四科,第一科「徵」。
「云何於食能壞親愛所作過患」,怎麼叫做因為飲食的事情,能破壞有親愛關係的人,所作的過患?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標」。
玄二、標
【謂諸世間,為食因緣多起鬥諍。父子母女兄弟朋友,尚為飲食互相非毀;況非親里,為食因緣,而不展轉更相鬥訟?】
「謂諸世間,為食因緣多起鬥諍」,世間上很多的人,因為食的關係就引起很多的衝突。「謂諸世間」,「世間」指誰說呢?就是父和子、他父親和他兒子要起衝突、母親和她女兒起衝突,「兄弟朋友,尚為飲食互相非毀」,互相地破壞。「況非親里」,沒有親里關係的人,「為食因緣,而不展轉更相鬥訟」呢?更是容易,沒有感情的人更是容易衝突了。
這是「標」。下面第三科解釋。
玄三、釋
【所謂大族諸婆羅門、剎帝利種、長者居士,為食因緣迭興違諍。以其手足塊刀杖等互相加害。】
「所謂大族諸婆羅門」,「婆羅門」是有地位的人裡面他們家族人很多,還有「剎帝利種」的人、這也是有權力的人,還有「長者居士」,「為食因緣迭興違諍」,彼此互相衝突、互相惱亂。怎麼惱亂法呢?「以其手足塊刀杖等互相加害」,就是這樣子衝突。這是解釋。下面第四科是結束。
玄四、結
【是名於食能壞親愛所作過患。】
「是名於食能壞親愛所作的過患」,這「親愛」是有感情的,但是因為「食」的關係就破壞了自己的感情,造成了很多的「過患」。
地四、無有厭足過患(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於食無有厭足所作過患?】
這是第四科,沒有厭足、沒有滿足的時候所作的過患。分三科,第一科「徵」。第二科是解釋。
玄二、釋
【謂諸國王剎帝利種、位登灌頂,亦於自國王都聚落不住喜足,俱師兵戈,互相征討。吹以貝角,扣擊鐘鼓,揮刀槃蝏,放箭醂矛,車馬象步,交橫馳亂。種種戈仗傷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謂諸國王剎帝利種,位登灌頂」,這是最高的權力的人,他在就職的時候用四大海水來灌頂,就舉行這個儀式的時候的事情。「亦於自國王都聚落不住喜足」,對於他自己所統治的這個地區,這「王都」就是國王所在的這個地方,「聚落」就是各地方的城市鄉鎮。他的土地他不感覺滿足,「不住喜足」。「俱師兵戈,互相征討」,還要侵略別的國家去。就是這個國王和那個國王,大家都是率領他的軍隊,拿出武器互相去殺害,「征討」就是殺害了。
那麼在率領軍隊,在征伐的時候「吹以貝角」,「貝」就是軟體動物有硬殼的這種動物,牠那個殼,那個殼就是那個螺,在那頭上裝一個洞可以吹,就會發出來聲音聽得很遠,所以叫做「貝」。這是古代的時候,那個軍隊用這種東西做號令。「角」也是軍隊裏面的一種軍器,也是用它可以吹,也發出來聲音的。「扣擊鐘鼓」,另外還有鐘還有鼓,敲這個鐘鼓,這樣來振奮這個士氣。「揮刀槃蝏」,揮動這個刀,「槃」是轉動,轉動這個「蝏」,也是一種武器。《三國志演義》上,張飛拿那個就是這個矛,就叫做「蝏」。「放箭醂矛」,放箭去傷害對方。這個「醂」也是矛,矛是比醂長一點,是一種武器。
還有「車馬象步」,或者車兵、馬兵、象兵、步兵。「交橫馳亂」,「交」是彼此互相地,「橫」就是用自己的威勢,來威脅對方叫做「橫」,就是互相地用這武力來威脅對方。「馳亂」,就是互相追逐,就是跑得很快,一種涽亂的境界,就是打仗的那種境界。「種種」的「戈仗」,各式各樣的兵器來「殺害其身」。
「或便致死」,或者當時就殺死了。「或等死苦」,或者沒有死,但那個苦和死一樣。「復有所餘如是等類」,就是這種互相攻伐的那些苦惱境界還有很多,這些類的。
玄三、結
【是名於食無有厭足所作過患。】
地五、不得自在過患(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因食不得自在所作過患?】
這是第五科,分三科,第一科「徵」,第二科解釋。
玄二、釋
【謂如一類,為王所使討固牢城,因遭種種極熱脂油,熱牛糞汁及鎔銅鐵、而相注灑。或被戈仗傷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謂如一類,為王所使」,前面是說國王與國王互相戰鬥這些事情,這下面說是「謂如一類為王所使」,就是受到王的命令去做什麼呢?「討固牢城」,去征討敵國的很堅固的城市,就是武力也很強的。「因遭種種極熱脂油,熱牛糞汁」,雙方面都會用極熱的脂油來傷害對方,用熱的牛糞汁去傷害對方。「及鎔銅鐵」,這銅鐵鎔成汁去傷害對方,「而相注灑」,互相地用這些東西來傷害對方。「或被戈仗傷害其身」,或者被其他的軍器所傷害。「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復有所餘如是等類」。
玄三、結
【是名因食不得自在所作過患。】
這些受到王的命令他不能夠自在,說「我不去打仗去」這不可以。所以這也是「因食而不得自在」。(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