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食知量:追求种类过患。于食防护所作过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亥三、追求種類過患(分四科) 天一、徵

【云何追求種類過患?】

  這是第三科「追求種類過患」分四科,第一科「徵」。第二科「標」。

天二、標

【謂於飲食追求種類有多過患。】

  這是標。下面第三科列出來。

天三、列

【或有積集所作過患,或有防護所作過患,或壞親愛所作過患,或無厭足所作過患,或不自在所作過患,或有惡行所作過患。】

  「或有積集所有的過患」,這個「積集」,已經有了還嫌少,繼續的多叫作「積集」,因此而有些過患。「或有防護所作過患」,你這個飲食實在就是財,你若是有多了還要保護它,因此而有些過患。「或壞親愛所作的過患」,就是彼此有感情的人,因為這個飲食、因財的關係而彼此有了衝突。「或無厭足所作的過患」,「或不自在所作的過患」,「或有惡行所作的過患」,這是列出來。

  下面一一的解釋,分六科,第一科是「積集的過患」。第一科「徵」。

天四、釋(分六科) 地一、積集過患(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名為於食積集所作過患?】

  云何名為「於食積集的所作的過患」呢?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釋,先解釋這個「寒熱的逼惱」。

玄二、釋(分二科) 黃一、寒熱逼惱(分二科) 宇一、舉為飲食

【謂如有一,為食因緣,寒時為寒之所逼惱,熱時為熱之所逼惱,種種策厲劬勞勤苦。營農牧牛、商賈計算、書數雕印、及餘種種工巧業處,為得未得所有飲食,或為積聚。】

  「謂如有一」,就是說有這麼一個人。「為食因緣,寒時為寒之所逼惱」,因為不能不吃東西,不能沒有吃飯嘛!為了求這個飲食的關係,天氣寒冷的時候只好忍受著,受寒的逼迫、逼惱。「熱的時候」你也要去求飲食,求這飲食「為熱所逼惱」,你也得受著,不然不能餓肚皮,所以要受這苦。「種種策勵劬勞勤苦」,為了求飲食要種種的努力,受了很多的「劬勞」、很多的辛苦,要「勤」,苦、你還得要受著,你還要去做這件事。作什麼事呢?或者「營農」,去種田這些事情。或者是「牧牛」,或者是「商賈」,行商作賈作生意。「計算」,這個或者說是會計師叫作「計算」。「書數」,這個「書」或者就是書法家也可以說是「書」,就是作這種工巧的事情。這個「數」或者數學家也有這種算數。

  在《阿含經》裏面說到阿難尊者,他是長於這個「數」。有一次阿難尊者到城裏去乞食,經過一個地方有這婆羅門,就認識這阿難尊者知道他對於數學有研究,想要考一考他。那麼就走到一個大樹下,就問這阿難尊者說:「你看這個樹有多少樹葉?」阿難尊者這麼看一看,然後說:「有多少多少…葉」,然後阿難尊者就走了。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從乞食完了回來又經過這裏,這婆羅門說:「你說得這麼多,究竟說得對不對?不知道啊!」說是試驗他一下,把這樹葉拿下來幾個葉,然後又問阿難尊者說:「你看有多少樹葉子?」說:「剛才說過了嘛!」「不,你現在再看一看。」又看看「哦!缺少了多少個葉!」就說出來:「你拿掉了多少葉!」哦!這不得了!這個婆羅門:「唉呀!真是名不虛傳!果然是這個數學是特別的精妙!」

  這可見,這樣子這個「數」這也是一種知識。「雕印」,雕刻印章這些事情。「及餘種種的工巧業處」,會造房子也是工巧業處,這很多很多的事情。

  「為得未得所有飲食,或為積聚」,「得未得」,原來我沒有隔宿之糧要去求,這就是「為得所未得」;已經很多了還要再求,就叫「積聚」,「或為積聚」。

宇二、例飲食緣

【如為飲食,為飲食緣當知亦爾。】

  什麼叫作「飲食緣」呢?這下面《披尋記》。

《披尋記》八一七頁:

《為飲食緣者:如有頌言:田事與金銀、牛馬珠環釧、女僕增諸欲,是人所耽樂。(陵本十九卷二十一頁)如是一切,名飲食緣應知。》

  「為飲食緣者:如有頌言:田事與金銀」,「田」、種田,這是飲食的緣。「金銀」,這也是飲食的緣。「牛馬珠環釧,女僕增諸欲,是人所耽樂」。(陵本十九卷二十一頁)。「如是一切名飲食緣應知」。

黃二、不遂愁優

【如是策勵劬勞勤苦,方求之時,所作事業若不諧遂,由是因緣愁憂焦惱、拊胸傷歎、悲泣迷悶,何乃我功唐捐無果?】

  下面第二科「不遂愁憂」。「如是策勵劬勞勤苦」,說這個人為了求飲食要這樣的努力,自己受了很多的辛苦,還要繼續的要受辛苦、「勤苦」。「方求之時,所作事業若不諧遂」,當你這樣努力地去求飲食,其實就是求財,也就是求飲食的緣。所作的各式各樣的事業「若不諧遂」,若沒有成功,你白費辛苦了。「由是因緣愁憂焦惱」,因為沒成功、白辛苦,心裏面就是憂愁、很苦惱。「拊胸傷歎」,「拊」就是自己搥打自己的胸,然後裏面悲傷。「悲泣迷悶」這樣子,「何乃我功唐捐無果?」唉呀!為什麼我用了這麼大的力氣、用了這麼多的心機,我白辛苦了、沒有什麼成就呢?這樣子。

玄三、結

【如是名為於食積集所作過患。】

地二、防護過患(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名為於食防護所作過患?】

  這是第二科。先是「徵」,而後解釋。

玄二、釋

【謂所作業若得諧遂,為護因緣起大憂慮:勿我財寶當為王賊之所侵奪、或為火焚燒、或水漂蕩、或宿惡作當令滅壞、或現非理作業方便當令散失、或諸非愛或宿共財當所理奪。】

  「謂所作業若得諧遂」,若是你所作的事情,你不管是營農牧牛、你作生意、你作會計師、你作律師、你作建築師,不管是作什麼「若得諧遂」成功了、滿意了。「為護因緣起大憂慮」,得到的財富太多了要保護,也是生起了很大的憂愁、很多的顧慮。「勿我財寶當為賊王之所侵奪」,不要我的財寶為國王搶去了,為土匪搶去了,不要這樣子。「為火所焚燒」,或者「水漂蕩」,你有很多的樓房,這個地震若來了不得了!心裏面就是痛。

  「或宿惡作當令滅壞」,或者是以前你作了不合道理的事情,因此而你的財富破壞了;或者你是非法貪汙來的錢、或者是販毒來的錢、或者走私來的錢、或者是你搶來的錢,後來被政府知道了就把你的財富沒收了,「當令滅壞」。「或現非理作業方便」;「宿作」是以前,現在是「非理」;「或現非理」,你現在「非理作業方便當令散失」,就令你的財富沒有了。

  「或諸非愛、或宿共財、當所理奪」,「或諸」還有很多不可愛的事情,或者是「宿共財」和別人共同擁有這個財富,那他這個「非愛」的人搶你的財,或共同擁有所有權的人他要搶你的財。

《披尋記》八一八頁:

《或諸非愛等者:怨讎惡友名諸非愛。若諸財物從本以來與他共有,名宿共財。由是為因慮為他奪,是名當所理奪。》

  「或諸非愛等者:怨讎惡友,名諸非愛」,這些人打你的主意。「若諸財物從本以來與他共有」,與別人共同擁有的,不是你一個人單獨的所有權,「名宿共財」。「由是為因慮為他奪,是名當所理奪」。

【或即家中當生家火,由是當令財寶虧損。】

  「或即家中當生家火」,家裡面本身有些災難。「由是當令財寶虧損」了。

玄三、結

【如是名為於食防護所作過患。】

  說這些事情,都是按我們人間的境界說的。若天上的人是好一點,天上的人不老、不病,他的這些衣食住都是現成的,不像人間這麼辛苦。但是天上的福報太大,你讓他修學聖道也不容易。只有人間有苦,人間還容易發厭離心、還能修行,「唉呀!太苦了!」你想要出家修行還有可能。所以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一弊還有一利,世間上就是這麼回事情!(2018.2.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个人笔记,欢迎阅读,不可转载。 喝茶对人体的好处有什么 簡介 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
    司徒七阅读 6,099评论 1 10
  • 雾霾从16渗入到17,在头顶,不曾褪去。然而,天总要放晴,雾霾终要散去。北京的晴空总充满诱惑,可以让我一贯懒散的我...
    小小鹿乱撞阅读 825评论 0 0
  • 职场是什么?对于哪些还在象牙塔里的天真孩子来说,就是梦想真正开始的地方,是充分表现自己价值的场所,是释放自我魅力的...
    萤火虫的尾巴阅读 1,833评论 0 0
  •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一叶小舟,一杯清酒,也许是美好的人生,但却不是现实中的生活。 大学,你在做什么呢?但...
    凌残影子阅读 1,45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