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发表于 2016年1月26日《泉州晚报》副刊刺桐红,请勿他用。谢谢。欢迎拍砖
一条中山路,千年泉州史”。泉州中山路全长2495米,是古城的缩影,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让我对这条街产生好感的,不是沿街的回廊柱式骑楼,也不是特色小吃,更不是漂亮的鞋服,而是一家旧书店。这家旧书店位于中山路西街199号,从2001年起便扎根于此,以出售旧书、古董玩物(如名人字画、陶瓷、雕塑、牌匾)为主,它没有名字,暂且称之为无名书店吧。
2014年的一天,我独自去中山路的开元寺游玩,偶然发现了它。此后,闲暇之余,便去店里转转,前后去过十几次,和店主渐渐熟络起来。店主姓陈,泉州本地人,已过不惑之年,身高一米八左右,长得虎背熊腰,店里没人时,大块头就深陷在一个旧沙发上,泡茶、看书报,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客人进店,他也不热情招呼,只是让客人自己挑选。
无名书店位于西街中段,没有华丽的门面,很容易就淹没在各种服装店和小吃店中。店内陈设也很简单,三四十平方米房间里放置7个大书架,上面放满了各类书籍,显得格外拥挤。书籍没有分类,因此,每次去都像是在淘宝。我从外到内,顺着书架开始了“寻宝之旅”。在一个角落,我欣喜地发现了1970年出版的《工业基础知识》,这是一本福建省中学物理教材;还有1972年出版的《工农兵通讯》,这是一本新闻通讯员培训教材,由当时晋江地区革委会通联站编写……我买下了它们并认真阅读,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这些书籍,隐约可见过去的影子。
上周末,我又一次去了无名书店,在店里淘了近一个小时的书,最终买下了五本。临走时和店主聊了一会,店主告诉我,西街原本有四家旧书店,这几年陆续倒闭了。他也打算不做了,卖旧书挣不了钱,之前还可以通过卖一些老东西勉强支撑,现在老东西也越来越难淘到,店租又贵,撑不下去了。我赶紧问道:“那这些旧书怎么办?”,他说:“也不一定会关门,再说吧。”
夜色很快吞噬了光明,我告别了无名书店。在公交站点,我回头望了一眼无名书店,但它早已消失在人潮中。我顿时想起了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耳畔又响起店主的叹息:“现在不挣钱的事情已经没人做了,中国文化未来会走向哪里啊?”
时令已近大寒,正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无名书店能熬过这个冬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