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萱踩着她的小白鞋大步流星的走到我对面,重重的把自己扔在沙发上,慎重其事的对我说:告诉你件事···我又相亲失败。我“哦”了一声以示知晓,她不以为然的端起桌前的绿茶斜眼瞅了瞅我,又放下,无奈摇摇头“好吧,你又懂了”我半调侃似的问:“小姐,说说这次又是三观中的哪一观不合啊”她似沉思了好一会儿,忽然夸张的重重叹气”哎,三观都不和啊”继而和我絮叨起来。
萱萱是我的挚友,她常说我对她的了解比她自己都多,倒是不假,我们便是三观极其相似的两人,初中时相熟,到现在只要对方一个眼神就能感应到她脱口而出的下一句话会是什么了,所以这次萱萱的相亲失败亦是在我的预料之中,她信誓旦旦的告诉我,这次务必旗开得胜。可在听完她对对方的介绍后我就暗叫不妙,这次又没戏。果真还是怕什么来什么。
男方其实条件很不错,也算是个小企业主,自己在广州开了两家餐厅,房车全有,可有句俗语叫:话不投机半句多。见面后萱萱旁敲侧击的了解了对方的原生家庭,也了解到对方金钱至上的人生观,对方要的是一个甘愿在家洗手做羹汤的贤妻良母,可萱萱恰恰相反,是一匹怎么也不愿意被驯服的野马。
萱萱并非没经历过世事,可在穷困潦倒中成长起来的她依然觉得世界很阳光,人心很善良,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好奇,甚至还有幻想,我一直觉得她是生活在城市里的野人。可对方的人生观是: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想赚钱,足够多的钱。萱萱说:“钱这玩意儿谁不爱,可我在他身上感受不到温暖,我只感觉他下半辈子更想跟钱过,他对钱的欲望和渴求太恐怖了”我笑答:”不好吗?他赚钱,你花钱,刚好互补。”她狠狠瞪了我一眼:”行啦,你明明知道我在说什么的。“我自然是知道,我们如此相似,又怎会不理解。
其实萱萱的条件一般,无论从外貌亦是家庭背景来说都很大众,可从读书到工作中的交友,再到交男友,在外人看来都是谨慎挑剔的,即使在这个一人千面的时代,她也从不为着点什么而将就,原则只有一个,就是三观要一致。
我问:”萱萱,你觉得我们一直追求的三观一致是不是一种执念呢?” 这是最近朋友发给我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及何为执着何为执念,简单来说执着常常会导向更好的结果,而执念常常会导向更坏的结果,执着心中有他人,而执念心中只有自己。她默然看着我,然后严肃的说:”绝对不是,这只是我们做人交友的底线“
萱萱的父母在她9岁那一年结束了十年的长跑婚姻,离婚是她妈妈提出的,理由是,她觉得如果再彼此生活下去是一种精神折磨,萱萱的性格很随妈妈,豁达,对世界都充满信任,可是爸爸却恰好相反,他总是告诫萱萱人心险恶,活得如履薄冰。他和萱萱妈妈出去甚至要为是否应该给乞讨的人一些零钱而争论。萱萱说她觉得父母的离异是对的,虽然当时并不这么认为,可后来看到父母分开后反而都活得更加洒脱和自在,她才坚信这一点。
她说那时父母的婚姻完全是由爷爷辈操办的,结婚前别说谈人生,就连面都只见过一次,婚后才渐渐发现,大家对待人事物的角度,看法,和处理方式都是大相径庭的。可因为有了萱萱,所以一直没有分开,最终分开的触发点是亲戚来借钱,母亲慷慨解囊,父亲却为此大发雷霆。照萱萱的话来说就是多年的三观不合,最终终于演变成一拍两散了。
这件事情对萱萱的影响很大,也让她在为人处世和交友上都变得更加”挑剔”了。
我们多次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当时她的父母选择适应对方的生活方式和接纳对方的生活态度呢,友情/亲情/爱情都好,不是需要接纳包容吗?那结果会不会不同?这当然是不得而知的了。有时候我们会想,这是不是固步自封,其实多去跟你完全不同的人做深入交流,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会让你的世界变得更加丰盈,生命更加饱满,人生活得更多彩斑斓,就像你一不小心踏入一个陌生的地域,这里绝不只有恐慌,还有惊喜。不也说人要海纳百川吗?再者来说,有没有可能是源于你的三观本身就不够稳定,所以你才那么不愿意和你三观不一致的人太多交集,你害怕被影响被动摇,害怕“毁三观”呢?
萱萱的回答是:这些都对,可我觉得生命本就不长,若是没有选择,我必然只有接纳,若是有选择,我却不希望用我的世界观去改变他人,更不希望被他人强行改变人生观,因为这不是是非题,没有对错,我们都有各自的圈子,各自的坚守,抱持着对这个世界不同的看法,彼此见面可以问好,可以闲聊,但也不要太多打扰不是挺好吗?若是为了现实改变原有的人生态度,那和提线木偶有什么区别?
我无力也不想反驳萱萱的观点,因为我们内心其实如此接近。我们都相信至少最终你选择和你走过一程甚至一生的人一定还是那个和你三观一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