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讲两个小故事。
有一次,给别的班级代课,当我走进教室后,发现在教室前面的显眼处坐着个小男孩。我认识他,小名叫“豆豆”,胖乎乎的,非常可爱,但他的座位显示出他分明与别的孩子有所不同。在我上课的时候,班里的小朋友们反复提醒我,他什么也不会,不要叫他回答问题。孩子们的提醒并没有阻止,反倒让我格外关注他。等到上完课时,还有一些时间,于是就给孩子们放了一首儿歌——《数呼吸》。随着音乐的响起,躁动不安的教室里,吵闹声渐渐小了,孩子们跟随着歌词“盘起腿,身摆正,不东张,不西望……”有些孩子甚至轻轻开始数起自己呼吸来。
我仔细观察了坐在前面的那个叫豆豆的小男孩,只见他坐得端端正正,嘴里念念有词,歌词似乎对他来说有些难度,但可以看得出他学得很认真,也很努力。于是我对孩子们说:“看他学得多认真呐!”的确,他那一股认真的样子,让人看着就很感动。他端正的坐姿,明澈的眼睛,期待的眼神,那一刻他简直就是上帝的娇宠儿,似乎完全陶醉在这首音乐当中。一会儿,这个孩子悄悄地凑到我的耳朵跟前,说:“老师,这首歌太好听了,我喜欢听这首歌!”当我问孩子们:“学会了没有?”这个孩子用自己坚定地语气,响亮地说:“老师,我学会了。”然后情不自禁地哼起主旋律来,并且跟旁边的另一个男孩拉起手,两个孩子身体随着音乐节奏轻轻地晃动起来,脸上洋溢着一脸喜悦,他们的灵魂似乎也跟着舞动起来。
我完全被震惊了!这个孩子在平时,似乎作业都被老师无条件“赦免”。而那天,他的拼音作业却写出奇地工整,从本子上可以看出,那是开学以来,写得最为认真的一次。孩子看到我检查作业的时候,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本子有些破,不过,今天我写得很认真。”说完,冲我做了个鬼脸。我不知道,那首儿歌在他的生命中起到什么作用,但我知道,孩子在歌声中找到了自己,也许,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每当我在家里放起流行歌时,4岁的儿子总是说:“妈妈关掉音乐,吵死了!”我以为儿子不喜欢听音乐,所以在家里很少放音乐。一次,星期天早上,儿子刚刚起床,我在家里反复放了一首贝多芬的曲子。这时,儿子光着脚,迫不及待地跑过来说:“妈妈,我喜欢听这个音乐。”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一边玩他的玩具,一边听音乐,好动的儿子从来没有如此安静过。原来,根本不是儿子不喜欢听音乐,而是我所选的音乐并不符合他,可见,我平时做了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不是孩子们不懂音乐,而是我们大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音乐。从那天起,家里基本拒绝播放不好的音乐,开始播放一些高雅的乐曲。
音乐,是心灵之声,好的音乐能调节人的情绪、修养身心、启发灵感、高尚情操,从而健康身心,和雅情智。跟城市的孩子比起来,原本以为乡村孩子有了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他们会与大自然有更多亲近的机会,但事实并非如此,乡村孩子融于大自然的机会不见得比城市孩子多。农村孩子大多属于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亲的关爱与陪伴,大多时间由爷爷奶奶看管。孩子的业余时间,几乎被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占据,他们深深沉迷在其中,况且没有人制止。
有一段时间,我在班里发现有一部分孩子上课不能够集中精力。起初,我以为是孩子们学习太累导致的,于是酌情减轻了作业量,但情况并未得到改善。经过家访后才发现,多数孩子沉迷在手机中,爷爷奶奶根本控制不住孩子们玩手机的时间。有时候,孩子被父母带到城市里,那些游乐场里的背景音乐全部是节奏感十分强的流行伤情乐曲,即使在游乐场——一个儿童绽放生命的地方,孩子们的心也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在学校里,我曾多次建议校长在校园里播放高雅的背景音乐,但都未得到满意的答复。于是,在上课前3——5分钟,我在自己的班上播放《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关山月》《春江花月夜》《春歌》等曲子,而后发现孩子们上课的状态明显比以前好了许多。好在经过不断地说服,学校终于同意把校园背景音乐改为《乡恩歌集》里面一部分儿歌,我心里倍感欣慰。
音乐,本来是人生命的一部分,音乐能唤醒人本有的性灵,音乐应该成为我们生命跃动的符号。可现在,音乐似乎已经从教育中剥离出来,在小学教育中,音乐课显得无足轻重,孩子们除了会唱流行音乐外,会唱的儿歌并不多。老师们与家长除了关注分数外,再也想不起来自己还要关心孩子的什么。即使学习几门艺术课,那也是冲着考级等功利性的目的而学,他们面对的压力自然有增无减。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而人的内心世界却更加浮躁、迷茫、物欲横流……大人的世界尚且如此,孩子的视听环境当然也得不到改善,他们又怎么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美妙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美好的乐曲,可以启迪人的心智。那么什么样的音乐才属于好音乐呢?德音乐教告诉我们:中国古典音乐、西方经典音乐、家乡的山歌、民歌、好听的儿歌……这些都是好的音乐,都可以让孩子们唱,就是别唱太吵人又伤情的流行歌。
雅乐之感人也,性返于正。让我们以音乐传递至真至善至美,传承圣贤教化,弘扬中国气质与中国精神。今天,我们要让国乐发扬光大,为千家万户儿童人文艺术教育注入让全民音乐教育,回归中国文化真精神,让中华乐教在新时代为“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为推动全民修身与中国文化复兴贡献力量!
2019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