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孩子眼中我们是一个怎样的父母,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为了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一个称职的父母,但却很少思考,优秀和称职具体是什么。
我们只是低着头一味的默默付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各种兴趣班,所以我也努力给孩子报班,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去哪里玩了,所以我也要带孩子去玩,总之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也要努力给到孩子,对于这种努力,其实是有点可悲的,这只是在跟风,说的直接点就是在攀比,这样下去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别人家的孩子有而我却给不到自己的孩子,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出现焦虑和恐慌,而这些负面情绪还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孩子,如果我们又不是那么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这些消极负向的情绪就会在控制不住的时候,突然爆发,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伤害到我们原本想要保护和关爱的孩子。我们就会数落孩子考试考的不好,事情做的不好,就会拿其他孩子作比较,接着就是不停地抱怨,“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我省吃俭用给你报各种班”“我们倾其所有给你最好的”等等。这就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我们自以为是地拼了命的付出,结果却不尽人意,孩子似乎并不领情。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当我们冷静思考的时候,就能发现,原来我们站错了角度,没有看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很多时候,想给孩子什么和孩子需要什么,这中间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当我们把自认为是好的,但却对孩子没有一点帮助的东西,强加给孩子的时候,不如意的结果就会出现,我们就会很委屈,孩子呢也会很痛苦。
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主观感受上,不能只想着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父母,而是要更多的考虑孩子的实际需要,更多地感受孩子希望我们是什么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