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将至,欧洲天然气供给受限、价格暴涨,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向“中国制造”寻求解决方案,秋衣秋裤、取暖器、电热毯等这些中国的取暖用品远销欧洲,成为欧洲消费者的过冬“神器”。浙江、山东、广东等地的生产企业,也都忙着赶制订单。
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我国国内流行的“光腿神器”,在欧洲10月以来的销售额,环比增长一倍多,受到荷兰、德国、法国等多国女性消费者喜爱。在浙江诸暨,不少企业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一家保暖连裤袜企业今年前九个月的销售额,已经达到3000多万元人民币,超过去年一年,其中出口增量最多的就是欧洲。
在卡塔尔世界杯的赛场上,围挡广告中频繁出现的中国品牌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不仅如此,从赛事场馆到周边商品,本届世界杯,中国元素随处可见,世界杯经济的火焰也因此燃得更旺。这背后,是中国制造实力日益壮大成长,也是中国品牌被海外市场不断认可。
中国制造“闪耀”世界杯的背后,是来自中国的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汽车等中高端产品走进遍布世界的千家万户,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扬帆出海、投资兴业。
“反向海淘”是指以往国内消费者热衷从海外购买商品,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在我国的电商平台购买“中国货”。尤其是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以来,跨境电商这一新型贸易形式迎来发展新风口。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振兴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从大国到强国,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壮大实体经济、加快自主创新,注入了坚定信心和强大动力。
中国制造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中国品牌形象逐年提升,让中国企业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嬗变。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制造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的信心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