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们“经典诵读”如何做,有以下几点具体建议:
1.建议背诵的内容: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主的历代古典诗歌,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或李渔的《笠翁对韵》,以及老子的《道德经》。后三种内容如果孩子觉得太长了,背不下来,反复诵读也行,读到非常熟练,张口能来,价值是一样的。
2.不建议背诵的内容:“四书五经”《弟子规》《三字经》等。一是篇幅较长,不够朗朗上口,不容易背诵;二是其中有些价值观并不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当然,如果有的人喜欢,背诵这些也没问题,个人偏好,喜欢的就是适合的。
3.几岁开始背诵?越早越好,但任何时候都不晚,从1岁到18岁都是背诵的黄金期。古诗可以是最好的摇篮曲,是最好的语言启蒙内容,可以在任何时候读给孩子听。不必担心孩子听不懂,哪怕是小婴儿,也可以读给他听。让孩子从小受到美好语言的熏陶,有助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4.要背诵多少才好?能背多少背多少,不要在意背诵数量,不要做成任务,要常年坚持(注意,不是天天坚持),重在养成习惯和爱好,从中感受中国语言的美,感受文字的韵律即可。
5.需要解释内容吗?适当解释一下比较好,其实孩子是很想知道一首古诗的内容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激发他的兴趣。如果孩子太小或对内容不感兴趣,或家长无力解释,完全不解释也可以。总的一个原则是,能解释多少解释多少,不过度解释,尤其不胡乱解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不明白的,读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6.背诵方式。家长最好以“共同的学习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诵读。孩子的记忆力比家长好,家长可以背不下来,但至少要和孩子一起去诵读、品味。若诵读的时光是亲子相处的美好时光,没有压力没有训斥,孩子肯定会喜欢上经典诵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