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多少人愿意在微博上验明证身,说我就是“我”,让大家知道我是谁、来自哪里;也有多少人不愿意说“我”是谁,不愿意亮明身份,这大约会有三种情况:一是人微言轻,就算说了我是谁,同样不知道我是谁,所以就不说了;二是纯当成马甲,享受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沉醉之感;还有一种就是我想说但不能说啊,虽然说了大家有可能同样不认识你。
我有一个同学朋友的微博,因她也喜欢看书,所以我向朋友要了来关注。她极少发言,极少表达各种观点,更不提及和工作相关的事,只是定期发表文章,发完文章也不再进行推广,微博似乎只是她的一个向外展示作品的通道。
有次,我向她建议,如果她多推广一些,或经常发表一些个人观点,关注量或许提高很多。她说:“我不敢啊。”她在一家知名外企上班,位置已近高层,她必须保持严谨的职业形象,更不能让老板知道,她业余还经常写一些小文章,如果那样可能留下不专业、甚至有侵占公司时间的嫌疑。她在微博上把自己武装成一个陌生人,就算被老板或同事看到,也无从判断“她”就是她。
所以,她不能加“V”,不能与公司同事互动,就隐藏在宏大微博世界里的一个角落,默默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我在微信里与一位老同学互为好友,他的微信内容实在是空洞乏味,只发一些与工作相关的内容,或者直接宣传公司活动。可据我了解的他,他不像这么一个乏味的人。有次见面,说起彼此的微信,我把我的疑惑告诉了他。他哈哈一笑,转而让我关注另一个号,这才是真正的他嘛,有情趣、有品味,也有观点。他说,这个号只对除同事以外的好友开放,先前那个号是只对同事开放,我属于弄错了的。原来,一个微信关注也有重大区别。
他说,许多同事都有微博,他们都达成了默契,从来不问各自的ID号。
彼此关注一下不好吗?我有一些不解。
如果你在微博上吐槽上司,你愿意同事看到吗?如果你表达工作上的情绪,你愿意同事看到吗?如果你经常上班开个小差,你愿意同事看到吗?他用一连串的问号把我问得头晕目眩。
微博是一个江湖,在江湖上我们都更愿意做一名隐身人。
一个朋友近日得了一个网站颁发的专栏作者奖,他一直用笔名在那家网站写作。公布的颁奖信息里,不光写了笔名,还备注上了真名。他看到后顿时感到后背发冷,那是一个周六上午暖洋洋的春日。他立即联系网站编辑,让其删除真名信息。网站的编辑很是配合,立即做了处理。但是因为网站后台缓存的原因,得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清除。等待的那段时间,他如坐针毡,不停地刷新页面,不停地祈祷——但愿同事们没有看到。还好是周六,关注低一些。
周一上班,有人冲他笑了一下,他觉得那笑大有文章,有人和他聊天,他觉得是在探听秘密。过完紧张兮兮的一天,他终于有些撑不住了。晚上他坐在家里的阳台上,点了一只烟,仰望星空,看着夜色很美,再看看看那张网站颁发的奖状也很美。他感叹了一句:生活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