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闻了一个有关「暗恋」的故事,拿来作为昨天世界读书日的素材其实颇为合适,不过在读书日的第二天来说也不算太晚,毕竟读书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长期坚持。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某个姑娘最近喜欢上了给自己上课的外教,因为外教在课堂上对她的照顾明显超过了其他的同学。比如会主动询问她题目有没有听懂、需不需要重新讲解;在小组讨论中碰到组员不是很友好的情况,外教会主动帮她解围;在课堂上时常用她的名字代入案例进行讲解;姑娘在讨论自己对于这门学科的理解时,外教也会立刻说自己也有同样的想法,「We are the same」。
姑娘一开始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又会照顾人、又懂自己,长得还帅。但还没有完全陷进去的原因,是因为姑娘自己以前也做过几年的老师,也阅读过不少和教书有关的书籍,比同班同学们多了一层「老师的视角」。
如果从老师的视角来看,姑娘就能够很明确地看出外教的某些行为背后是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这个目的达成的效果如何。而且也能够很明确地感受到,外教并不是单纯地把这份工作当成一个收入来源,而是想要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来发展的。
外教用的很多教学技巧,外人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但从内行人的角度,一看就知道是下了不少功夫研究的。所以姑娘自己也感叹说,如果自己当老师那几年也知道用这些技巧,那么自己当年的教学过程也会更完善。
后来有两件事证明了姑娘的猜测:
第一是姑娘自己在网上搜索到了外教的简历,发现他果然是读过Master of Teaching的。
第二是课程结束的时候,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按照评价表给外教打分,评分表上的问题包括:老师有没有鼓励你参与课堂讨论?有没有给你讲清楚知识点?有没有在课堂上点过你的名字(address your name)?
姑娘在填写这张打分表的时候才发现,外教在课堂上对自己的「照顾」,一方面是踩到了每一个评分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姑娘的基础在同班同学里算是最薄弱的,人家只是在用心做好本职工作。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暗恋无疾而终的故事,但同样也是一个「读书改变恋爱」的故事。如果故事中的姑娘不是自己学过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也有实战的经验,知道对方是在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那么可能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倘若换成是一个没有「教师视角」的姑娘,就不一定能辨别出对方的举动是出于「喜欢」、还是出于「角色」,之后可能就会长期纠结「他对我这么好,是不是喜欢我」。其实多读点书,多了解一些不同的视角,就不会有这种无谓的情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