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又如何”效应是一种描述了从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的效应。比如节食者因为自己的失误多吃了一块蛋糕,而感到情绪低落,觉得自己的整个计划都泡汤了,但是他们不会为了把损失降低而不吃第二口。相反他们会说:“那又如何,既然我已经破坏了节食计划,不如把它吃光吧”。就这样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陷入了“那又如何”效应的循环中。
我们的放纵和屈服使得我们对自己感到失望,会让我们想起一些改善心情的事。而最廉价,最快捷的改善心情的方法往往是做那些导致你情绪低落的事。这就是你会在吃一口蛋糕之后又吃了第二口,第三口。因为你总会对自己说“反正我的减肥计划(各种决心)已经失败了,那又如何,我还不如好好享受呢。”。
那么怎么打破“那又如何”效应的循环呢?答案是“自我谅解”,而不是“自我批评”或者“责备”。在我们对自己未完成目标感到失望时,不要对自己进行批评和责备,这不仅会降低积极性还会使我们压力更大,而过多的压力会使我们更容易向欲望屈服,我们应该进行自我谅解,就想是朋友遇到挫折的时候你会去安慰他一样,我们也要安慰我们自己,原谅我们的过错,,对自己好一点,这样才能提升我们自己完成目标的积极性。
自我谅解能帮助人们从错误中恢复过来,因为它能消除人们想到失败时的羞愧和痛苦。“那又如何”效应是要摆脱失败后的低落情绪。但如果没有了罪恶感和自我批评,就没有需要摆脱的东西了。
所以遇到失败时,你最紧要的目标不是自我批评,而是先安抚挫折带给你的失落和痛苦,防止我们因为寻求安慰,而屈服于欲望。学着进行自我谅解,走出失败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