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石屋——一座石头建的瓦房,是我出生的地方。老石屋是爷爷盖的,是父母的新房。白色的石头墙,几节树干拼成梁,屋顶是高粱秆做的篾,覆上红色的瓦片,一副土里土气的样子。
从小就在老石屋里长大,屋顶的蜘蛛网落了又结,石灰刷的墙上更新着我的奖状,木制的窗户略显破旧,照进来的阳光有些幽暗,却不觉得矮小和简陋,只记得冬天围着火炉的温暖,夏天头顶的吊扇呼呼作响。
别致的小院,每天都会收拾得干净整洁,偶尔飞来几只麻雀,在地上叽叽喳喳,一条钢丝斜拉着,是晾晒衣服的,院子的南侧是厨房,简单的摆设,也总有妈妈饭菜的飘香。右侧是两间平房,存放粮食和农具,左侧是大门,大门的旁边是车棚,放着地板车和自行车。
院子门口有一棵大槐树,高高耸立着,另一侧是石头垒的猪圈,记忆中养了一头又一头的大白猪,吃食的时候咕噜不停,吃饱了就哼哼唧唧,等到过年,大白猪可以卖个好价钱,成为我们上学的学费。猪圈的一面开了一畦菜地,种了些辣椒、南瓜和大葱,方便又新鲜。
猪圈的这面是柴草堆,做饭用的秸秆都堆在这里,这也是简易的鸡窝,母鸡们每天都到这里下蛋,下蛋后就又到院子里及各处寻食去了。到了晚上,这群鸡会窜到大槐树的树杈上宿,每天天不亮,大公鸡就嘹亮的打鸣了。
夏天的时候,吃晚饭是一定要在屋外吃的,院子里支起一张方桌,炒上两盘菜,或者打一份刚出锅的热豆腐,小花狗温顺地趴在近处,旁边的几只鸡照例在地上啄食,伴着树上此起彼伏的蝉鸣和鸟叫,一家人有说有笑。吃完晚饭,村子里大路上的人愈来愈多,大人谈天,小孩打闹,有人会抱着喜欢的二胡拉上一阵,也有人聚在一起听老人讲着久远的故事。
国庆节,又回了一趟老石屋,除了梁上的蜘蛛网多了些,其他的一切都和原来一样。老石屋,承载了我所有的快乐和苦恼,所有的故事也都像在昨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