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何被评论的是没有客观标准和正确答案的。
而这是愤怒委屈的来源。
也是我母亲建议我不要去管道德责任的来源。
所以我们会有被害者理论,幸存者偏差。
对此我的建议是永远不要给自己定义为受害者,你是幸存者。也不要去为自己的痛苦背负终生,为他人的遗忘和理所当然感到愤怒。
做你自己的上帝,不要指望会被忏悔道歉。
因为你早已被遗忘,但这不妨碍塑造你自己的丰碑。
亲情也让我们都会在不和中去包容对方,这是家人的意义。不过我也确实相信,在绝境时刻我的哥哥会刺向我,我也不一定会是被选择到最后的人。
但那又怎样,永远做自己的幸存者,把一切交给自己而不是寄托希望于别人,我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安乐处,这是我的理想主义。
这不是恨和绝望,这是明白利弊后你自己的权衡。与其内耗不爽,去看天平的倾斜程度,不如做自己,一切精力不外放,做忠于自己最自由的人。
当然这很难,但人生就是不断在废墟上重建的过程。即使有的废墟彻底报废。
我们即使明白在极端情况下他们不值得,但是也不影响关切和爱,这很需要勇气。可能当下那一瞬都是美好的。
谁有知道呢?任何东西都在变。
我能做的就是相信即使世界再怎么操蛋,我也会祝愿每一天都有奇迹和爱在传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