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法名帖,其实都并不是为书法而作,比如价值数百万的《儿子贴》,就是北宋名家富弼所写下的一封为儿子“走后门拉关系”的密信,有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在听闻其兄侄遇害后悲痛之下写出来的祭奠之稿。
所以,史上很多书法名作的由来,往往不是出自于为书法而书的目的,反而是书家日常信手提笔而书的随性文字,由于书写的时候保留了书家最为率真随意的情绪状态,反而成为了偶然得之的书法精品,被有心者妥善留存后传诸于世,才有了如今的被奉为瑰宝的书法名帖。
书法名作的价值往往在于其字,至于内容,当然也有很多高雅的,但也有很多内容,对于书家落笔时的时间和空间而言,也可能是比较私密不便公之于众的,甚至还会有不太雅观的内容出现。
近现代书法界就有一幅极有名、但内容却并不文雅的书法名作,这幅书法出自于有着近现代“草圣”之誉的于右任。
为何说这幅书法名作内容并不文雅呢?这幅书法被艺术界称为《小便贴》,从作品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幅书法的确是不够文雅了。
而这幅书法名帖的背后也流传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趣事,而这件趣事,据说是于右任当年在南京任职时发生的。
于右任当年任职的地方叫做“监察院”,办公处所的外面有一处墙角,靠近街道,而附近又少厕所,所以,经常会有憋不住的家伙就会跑到这处墙角解决一下,导致“监察院”总是能闻到一股股难以名状的味道。
但“监察院”又没办法弄一个专门的职业去管这些不文明的行为,这让于右任很是头疼。
实在无法忍受的于右任,便愤然提笔下了六个苍劲有力的草书大字——“不可随处小便”作为告示,并命人贴在那处墙角,希望能通过这一白纸黑字的醒目公告提醒那些不文明者。
这告示一贴出去,果然有效,那些跑到墙角刚准备“痛快”一番的人抬头一看,就自觉地另觅其他方便之处了。
但没过几天,那股异味又开始弥散在“监察院”,于右任这才发现,他贴在墙角的那张告示,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被人揭下偷走了!
原来,有人看到这张告示竟然是于右任的墨宝,平时想要求得一幅于右任的字可不容易,这贴在墙角的告示岂不正是“不要白不要”的好机会吗?
但是,偷走这幅告示的人,也犯了头疼——书法是好书法,可是这内容实在是不够文雅,“不可随处小便”这六个字,装裱起来挂在自己家里那算个什么事儿?这么有艺术性的书法也总不能挂到厕所去吧?
不过,这小偷既然能认出于右任的书法,自然也是很有水平的人,他灵机一动,干脆把这六个字给拆算分离了,然后想了个妙招,让这幅不文雅的告示一下就变得高雅了!
怎么做的呢?他把“处”和“小”两个字单独给拎出来,然后组合成“小处”两个字,摆到了告示的最首位置,开头两个字“不可”就变成了“小处”,连起来就是“小处不可随便”。
这可真是绝了,同样还是这六个字,却一下从警告不文明行为的告示,变成了为人处世的箴言,体现的是一种警醒自律的精神。
这件事传到于右任耳中之后,令这个堂堂书法大师是啼笑皆非,气愤的是墙角不文明事件仍在继续,好笑的是如此俗气的告示居然被聪明人改成了高雅的书法作品。
这幅被人偷偷揭下并更改顺序的随手之作,就因此而变成了书法名作《小便贴》。
可惜的是,这幅鼎鼎有名的《小便贴》原作如今已经不知流落何方,后来有人在于右任其他残次书法中采用同样的手段,将大小一致的字分离出来拼凑出了一模一样的六个字,复制出了一幅集字的《小便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