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几个朋友请教我学习的方法,我当时给大家的建议是,逼着自己做日更,从每天100个字写起,无论发不发朋友圈,都要坚持写一下。
通过输出到比输入,是可以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我在几年前给某一个公众号留言坚持一百天,100天后突然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后来复盘,原因是因为倒逼着自己提升了结构化思考和输出的能力。再后来坚持在罗辑思维公众号60秒语音留言,很多留言点赞都能达到前三或者第一,大大激发了那时候的热情。又接下来坚持日更了100天的公众号,差不多大半年下来,写文章、讲课、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
这些好处我经常和别人讲,大家都跃跃欲试,但是新的问题来了,迟迟下不了手。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因人而异。
今天先给大家拆解一个案例吧。有位朋友学习了《得到APP》香帅老师今年的财富报告,非常想留言,但是总觉得写不出什么来,即使写出来,又怕别人笑话。
那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件事情,首先想一下她是否可以写出来。因为根据平时的了解,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思维敏捷,《得到》《混沌》学了不少东西,每次聊天都可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从这一点判断,她并非写不出来,而是她想写的内容,或者想要写的内容形式不好完成。
那么到底是什么内容或者什么内容形式让她犯难呢?
我们再来分析,对于一篇文章留言内容,我们可以拆解一下,可以按照总结内容的扩展和收敛性个维度来拆解,即可以写由内容想到的其他的事情,和对内容的总结两类;同时呢还可以分解为与内容本身紧密相关和与内容本身关系稍远,这样一个维度。基本上跑不了这两个维度的组合。
那么这几块内容是哪一块让她下不了手呢,我们分析一下,一般来讲,按照内容相关性往外延展,比如用联想的方式容易想的比较多,素材多了,就容易下笔;而对于总结性内容来讲,具有收敛性,如果只写简单的总结,显而易见的总结,这些一定是大多数人不屑的,那么在写总结的时候一定会写一些与众不同的,这样就增加了写作的难度,既然收敛又要新意,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的人来讲,是有难度的。
那么关于与内容相关紧密与否的维度来讲,写自己擅长的一定要比自己不擅长(比如就你所留言的文章里的内容)要容易得多。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刚开始写作,可以尝试使用联想的方式来写,通过文章的观点,来启发自己,延展到很多领域,这样可选择性就多了。
第二,延展到和自己相关的领域,这是自己擅长的事情,写起来就容易了。
顺便和大家聊一下“联想”这两个字,联想,即通过外界某一个事物,让自己大脑开始将以往的旧知识连接了起来,让自己想到了更多,连到了更多,让知识点进行更多的连接,由此产生了新认知。所以这个事情建议大家要经常做,对大脑有帮助,对学习有帮助。大家可以查一下冥想的作用,就是让平时不相干的一些信息不断的重组,灵光不断。
第一个大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解决她的第二个问题:“写出来别人笑话怎么办?”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现实的统计结果。无论你成功与否,漂亮与否,十个人里面总有一个人喜欢你欣赏你,也总有一个人讨厌你攻击你,而剩下那八个,基本上看不到你,也就是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关注的都是自己,因为他们也在担心别人不喜欢他们,笑话他们,根本顾不上看你。
其实你可以观察一个事情,等你留言后,你会挨个看别人的留言吗?你会认真思考吗?这样的人很少的,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留言是否被选中,点赞是否又增加了一个……至于你说了什么,看过就忘掉了,而且根本不知道是谁说了那段话,无论精彩还是垃圾,统统视而不见。
其实真的就是这样的,只不过这个真相太残酷,我们不敢接受而已,其实接受了,反而是好事,我们可以只关注自己,让自己成长有收获就可以了。
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脸皮厚”,每个人脸皮都薄,那些你以为脸皮厚的人,只不过没时间关心那些与他目标无关紧要的事情罢了。
那么,你还会在乎你写的内容吗?会,只不过换了种方式,换成了你在乎起了你的未来,为了以后写得更出色,今天写出来就好了。这样不是很好吗?
这个问题解决了,先从方法(能力ability)上,再从心态(态度attitude)上,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措施(行为action)。这个3A理论是我的老师赵雨林老师多年前的教育部九五课题一等奖成果。顺便给大家晒一晒(看文末)。
如果你也想日更,迟迟下不了手,不妨试试上面的方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