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一篇的继续,Windows的让它自动更新就好(很简单,很省心,给微软点个赞),这篇主要说ArchLinux,对我来说就是配置个桌面环境,选择一个编辑器,一个中文输入法,一个浏览器。
桌面选择
双系统装好之后,Archlinux只有一个最小系统,距离实用状态还有点远。所以要安装一个桌面环境,桌面环境就跟linux发行版一样,有很多选择,我自己常用的有几类,根据硬件情况,硬件资源丰富的上Gnome或者KDE,一般的用LXDE,XFCE4,最小情况下--比如我的树梅派(raspberry pi)--不用桌面环境,只用一个wm, (i3wm 或 awesome)。这里选Gnome,确切一点是Gnome3。
新建用户并配置sudo
开机进入Linux,等待我的是黑黑的命令行登陆界面。输入root和root密码,第一步就是联网,方式前面介绍过,不再复述。接下来就是新建一个普通用户,使用root用户可不是个好习惯,而且桌面环境默认是禁止root用户登陆的。我喜欢用zsh,所以在新建用户前就把zsh安装好,还有vim,自带的vi不如vim好用。安装好以后新建用户,并把用户添加到wheel
用户组,后面会给该用户组sudo的权限。最后给新建的用户设置密码。
pacman -S zsh vim
useradd -m -G wheel -s /bin/zsh xhorn
passwd xhorn
安装sudo,并且给wheel用户组sudo权限
pacman -S sudo
visudo
visudo时把# %wheel ALL=(ALL) ALL
这行前面的#
去掉即可。
退出root用户,使用新建的用户登陆,接下来的所有安装都是普通用户通过sudo完成。
安装配置gnome3
安装命令简单直接
sudo pacman -S gnome gnome-tweak-tool gnome-shell gdm networkmanager
gnome-shell, gdm和networkmanager默认是包含在gnome中的,我只是更明确一点。
添加gdm和networkmanager到systemd默认启动:
sudo systemctl enable gdm
sudo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重启或者应用以下命令进入GDM登陆界面,
sudo systemctl start NetworkManager
sudo systemctl start gdm
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就进入Gnome-shell桌面环境了。
配置桌面
进入桌面环境,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到处点点看,左上角是开始菜单,右上角有状态显示,分别相当于Win10的左下的开始菜单和右下的系统托盘。
接下来的安装就是使用终端工具了,以后所有的命令都是在终端工具里输入的。
打开终端工具的方法步骤跟Windows中打开一个软件没有太大区别。为了演示,我做了个动画(当然制作工具也是命令行,见这里),从中可以看到,我常用的几个软件已经添加到左侧的收藏夹了。
接下来要安装中文输入法ibus-libpinyin(ibus vs fcitx,我现在用的就是ibus,我想我可能换到fcitx-googlepinyin去了),中文字体noto-fonts-cjk(还有adobe和文泉驿可以选择),浏览器firefox(或者chromium),虽然我不排斥vim,但emacs也是要装的。gnome的主题我用arc,图标用papirus。所以一起写到这吧(我是依次安装的,一起安装也应该没问题,但我不保证)
sudo pacman -S ibus-libpinyin noto-fonts-cjk firefox emacs arc-gtk-theme papirus-icon-theme
添加中文输入法
使用ibus是因为gnome集成了ibus+我太懒。Settings > Region & Language > Input Source > + > Chinese > Chinese(Intelligent Pinyin)。重启或logout再login就能看到左上角的输入法的托盘了。
设置主题
找到Tweak tool(就在上面动画里终端工具的旁边)。
Tweaks > Extensions > Use themes (打钩),接着 Tweaks > Appearance > Themes ,如图
最后整个桌面环境截图
其他一些设置
配置双系统的时候,refind配置文件有很长一串,这是refind启动linux时传递linux内核的参数。现在可以一一解释了。
acpi_rev_override=1 initrd=/boot/initramfs-linux.img initrd=/boot/intel-ucode.img enable_psr=1 disable_power_well=0 nvme_core.default_ps_max_latency_us=130000"
- 启用intel ucode
initrd=/boot/initramfs-linux.img initrd=/boot/intel-ucode.img
,当然要先安装
sudo pacman -S intel-ucode
- 禁用Nvidia GTX 1050显卡
对于一般的linux应用,集成显卡就够用了。禁用方法具体解释见这里的bbswitch.
sudo pacman -S bbswitch bumblebee
sudo systemctl enable bumblebeed.service
同时添加内核参数acpi_rev_override=1
, 关于这个的说明,我就不翻译了。
acpi_rev_override [ACPI] Override the _REV object to return 5 (instead
of 2 which is mandated by ACPI 6) as the supported ACPI
specification revision (when using this switch, it may
be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 cold reboot _twice_ in a
row to make it take effect on the platform firmware).
开启
i915
内核模块的省电模式,enable_psr=1 disable_power_well=0
,这个是intel集成显卡的驱动模块开启SSD的NVME APST ,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大概功能是减少SSD的写入频率,省电并增加SSD使用寿命。
(在我的系统上似乎不需要了,旧版本的内核可能需要),如果要确认开启的话,需要安装nvme-cli,nvme_core.default_ps_max_latency_us=130000
运行命令
sudo nvme get-feature /dev/nvme0 -H -f 0x0c
如图,确认Autonomous Power State Transition Enable (APSTE): Enabled
后面还有Emacs配置python和golang的编程环境,oh my zsh和vs code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