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 R. 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
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
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
如果是“有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接近刺激物;如果是“有害”: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躲避刺激物;如果是“无关”:人们就予以忽视。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她提出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及攻击等)。
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送到血管和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
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这就是“评定-兴奋学说”。
二、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E.Singer)提出的情绪归因论(attribution theory of emotion)认为,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
因此,认知解释起两次作用:第一次是当人知觉到导致内脏反应的情境时,第二次是当人接受到这些反应的反馈时把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
沙赫特认为,脑可能以几种方式解释同一生理反馈模式,给予不同的标记。生理唤醒本来是一种未分化的模式,正是认知过程才将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
标记过程取决于归因,即对事件原因的鉴别。人们对同一生理唤醒可以作出不同的归因,产生不同的情绪,这取决于可能得到的有关情境的信息。
情绪是生理唤醒、认知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在大脑整合的产物,其中认知因素起主导作用。
实验依据:
(1)对3个实验组被试注射肾上腺素--3组被试在生理唤醒上是相同的
(2)告知A组肾上腺素的真实效果(正确告知组),对B组误导(误告知组),C组为不告知组--3组被试对肾上腺素产生的生理唤醒有不同的认知
(3)3组被试每组各一半进入两种情境:欢快情境,愤怒情境--外界环境因素
实验假设:若情绪单独由生理唤醒决定,则3组被试将有相同的情绪反应;若情绪单独由环境因素决定,则进入欢快情境的被试会表现出欢快的情绪,进入愤怒情境的被试会表现出愤怒。
实际实验结果:A组被试因对肾上腺素产生的生理唤醒有正确的认知,他们的情绪不受欢快或愤怒情境的影响;而B组和C组被试未有正确认知,其情绪受情境影响,进入欢快/愤怒情境的被试表现出欢快/愤怒情绪。
三、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
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
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
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判断。
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