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只草龟,叫阿扁,扁鹊的扁。
2005年,我离开家乡,来到南京读书。
学校坐落在江宁大学城,所谓大学城,在那时就是在一片荒郊野外零零散散分布几座大学。
我们学校毗邻方山,山上有座寺,叫做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南朝佛教禅宗圣地,金陵名刹,“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可惜每次去爬山,都不得其门而入。
山下,有个小镇子,忘了叫什么名字,周末我们会去闲逛,买点水果零食带回学校,比在学校买便宜不少。
学校附近就这么一处小镇子,很是荒僻,交通也不方便,当年只有一路公交车往市区方向,叫南金线,车次少,每次上车一堆人窝在车门前,往里面挤,特别难受,所以大家也不愿意出去。
后来,有消息灵通的同学带我们去很远的二手车市场,每人淘了一辆自行车回来,我们出行的范围才慢慢扩大,周末就不怎么去方山改去较为繁华的东山镇。
曾经风靡一时的东山老鹅,就出自东山镇。我们学生去东山,一般直奔金宝大市场,东西全还便宜,逛完了在大排档凑合一顿回学校,舒坦。
对于金宝大市场,有两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一是切糕;二是迎阿扁。
切糕
切糕大家可能都听过,但是对于刚刚离开小县城,初入茅庐的我来说,第一次见着那一整车切糕,那气势、那卖相,还有丝丝异域特色的味道,还是吸引了我,忍不住上前询价。
“8块钱一两”
我寻思也不贵嘛,“来一点尝尝”
“从哪切?”
大概指了一下,就这吧。
结果老板切个不停,我一看这切到底也太多了啊,“停了,够了,够了!”
完了,不给停,这一切到底,称完“64吧”
那时候,我一天吃饭才十多块钱,哪能这样切,“太多了,钱不够,要一半可以啊”
“不行,钱不够可以拿衣服抵着”
看着渐渐围过来的人群和手里的切刀,我和好基友秒怂,乖乖付款闪人。
然后,真的啃了一个星期切糕,每天晚上啃两口!
多年后,偶尔一次机会,看到了一篇关于“天价切糕”的新闻,引起了网友大范围讨论,才知道那些年,有很多跟我一样被尝过切糕的同学。
客观来说,这也算是明码标价,只是因为风俗有异,再加上信息不够透明,引起了买卖双方预期差异太大,导致容易产生纠纷。所以,大家如果想尝鲜,还是问清楚再说。
阿扁
大约是第二次前去金宝市场,闲逛时看见一个大婶,推着一辆小三轮车。三轮车后面的铁架上,摆了几盆乌龟。乌龟对我而言,再熟悉不过了。
初中的时候,就曾攒钱去大街上的流动摊位买了一只小巴西,偷偷养在家里的杯子里面。
可惜那时候一点常识都不懂,即没有网络,也不敢问家里大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养,眼见着精神越来越差,就转给了同学去养,后来咋样了也不知道。
高二的时候,我去小县城读书,借住在姐姐家里。县城里有几家水族馆,再次见到了小乌龟,便买了几只小草龟回来,偷偷养着。
这次,因为经常去水族馆学习,又能买到龟粮和小虾,几只小草龟一直活的很好,直至高考毕业,带回了老家。
有一次,我们村里有个小诊所的医生路过我们家看到了放在室外晒太阳的小乌龟,很感兴趣,想买回去。因为对大学生活一无所知,家里人也不愿意帮我养,就在开学前,转给了那个医生,此后再无联系。
这次,又在金宝市场看到了小乌龟,那是一定要请一只回去的。我挑了很久,选中了一只巴掌大小的草龟(约8-10厘米吧,记忆有点模糊了)和一套小玻璃缸(大约15x30x20),总共花了35元,带回了宿舍。
小草龟,扁扁的,起名阿扁,扁鹊的扁。
阿扁记不清是05年还是06年带回大学宿舍,结缘至今,已约15年。曾经年少的阿扁,也已经开始下蛋繁育后代。
今年开始,我尝试把养龟的想法和经历记录下来,对于阿扁,陪伴我最近的小伙伴,也常常闪过曾经的点点滴滴。
从这一篇开始,后续计划把阿扁的故事以随笔形式记录下来,以作回忆;另外也提醒自己,不管品种、规模未来如何发展,也要不忘初心,怀揣年少时最美好的时光。
我的阿扁和其他的草龟不一样,他已经陪伴我15年了,还会继续陪伴我,陪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