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感怀

      对于中秋佳节,古今名家大儒已有名篇佳作无数,我自知才疏学浅,不敢班门弄斧,但每到中秋,却难以抑制我对儿时中秋节的怀念。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农家的孩子对于月饼为何物不得而知。每年中秋节前,母亲总是趁农闲早早烘焙好自家种的芝麻,然后在一个铁臼里捣碎。中秋节前一天,母亲用老酵面提前发好面,我们小孩子也不闲着,跑着,跳着在田野、土坎边仔细寻找雪蒿,为第二天烙团圆饼做好一切准备。

      天黑了又亮了,中秋节也就到了。这一天主要的任务是烙团圆馍。母亲先调好芝麻馅料,然后在发好的面里放入适量的碱面,擀好两个同样厚度,盆底大小的圆形面片,在一张面片上均匀地撒上芝麻馅料,把另一张圆饼盖上,再把它们捏合在一起,然后娴熟地捏上一圈漂亮的花边。接着母亲分别用大碗小碗在饼面上压上两个同心圆,再用做针线活用的顶针在小圆中压出两个小圆作为眼睛,用针画出眼睫毛,接着只见母亲拿起针在画好的两个眼睛周围弯来弯去,一个精美的八卦图案就出现了,接着在大圆与小圆形成的圆环中间用顶针和针配合,再画出花儿,叶等。最后贴上蘸湿的雪蒿叶,大团圆馍就做好了。

      锅里烙着大团圆馍,案板上大手小手齐忙活,揉面、包馅、捏花边、画图案、贴雪蒿叶……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团圆馍就做好了。有的圆圆的,像中秋的圆月。有的弯弯的,像弯弯的月牙。

      等大团圆馍,小团圆馍都烙好了,我们这群小馋猫早就按耐不住了,都围着团圆馍打转,一刻也不离开。但是母亲却说要等到天黑,月亮婆婆先吃完我们才能吃。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只见母亲先把大团圆馍靠着窗户竖立在案板上,然后拿出过年过节才用的盘子放上柿子,板栗,苹果等一些水果,端端正正摆在大团圆馍前面,再在大团圆馍两边分别摆上小团圆馍。一切准备停当,我们就坐在院中,看着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沐浴着皎洁如水的月光,听大人们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我们一边听着,一边看着圆圆的月亮,睁大眼睛,一会儿寻找月里的嫦娥和玉兔,一会儿寻找吴刚和桂树。不知不觉,夜深了,倦意袭来。

        第二天,不但可以吃团圆馍,而且姥姥或者舅舅也会来给我们送她烙的团圆馍。女儿虽然出嫁了,但还是血脉相连,吃了娘家的团圆馍,就表示和娘家人团圆了。家里如果有人在外地,必须切下一块大团圆馍,用红线穿起来挂上,不管啥时候家人回来了,吃了这个团圆馍,就意味着一家团圆了。

      中秋,人们用最淳朴的方式期盼着团圆,幸福。在这里,让我用苏轼的一句词结尾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一年的中秋佳节,在濛濛细雨中到来,预计也将在绵绵不断的细雨中过去。 ...
    欢欢的随笔阅读 377评论 2 7
  •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双叒叕来了。这是一个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
    畅听旅行阅读 1,175评论 0 1
  • 天气,微凉。仰头望,碧蓝的天。今天是中秋节。我的思绪,不自觉地回到小时候。 那时,中秋没到便天天盼望,过中秋节的快...
    月黄昏83阅读 117评论 0 2
  • 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两天,一直到今天下午四点左右才逐渐停止。所以,今晚,中秋节的夜晚,天色仍然是阴郁的样子,没有了往...
    兰馨若冰阅读 798评论 40 31
  • 月缺月圆,中秋节伴着凉凉的秋风慢悠悠地踏风而来,中午掀开日历,天呢,中秋节就到了,没有思想准备的到了。岁岁年年...
    简单的小诺儿阅读 501评论 19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