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一年的中秋佳节,在濛濛细雨中到来,预计也将在绵绵不断的细雨中过去。
匆忙又繁忙的一天,无外乎围绕一个字“吃”进行。国人的过节,是家人团聚,也是吃字当先,最重要的一顿饭,团团围坐,举杯庆贺,推杯换盏间,节日的时间悄然离去。行文至此,略略有了一丝悲凉的基调。
只因应该是团圆的日子,却因岁月的流逝,家人不再完满,而有些微的遗憾。悲欢离合乃人间常态,水满而溢,月圆则亏,世事总是变化的,亲人的缘分也是有定数的吧。
小时候,一家四口人齐全,却总是盼着长大,盼着自己可以独立,可以自主,等成年了,压力来了,父母老了。等这个时候,人近中年,父亲逝去了,才知道感叹,小时候多好,父母年轻,我仍可无忧无愁,父母尚在,我仍可以小孩心性,随心所欲。而现在,逢节日,总是想到父亲的离去,想着人不圆满了,节日,不再是充满喜悦的,向往的,而是带了点悲凉的味道,感叹的颓萎。
过节了,孩子们开心,总是期盼着能去姥姥家了,能吃到应节日的食物,可以见到姐姐,可以随心所欲的玩,可以无节制的吃……母亲也开心,可以见到我们,可以享天伦之乐,累点也值得。我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以前没成家之前的我,也喜欢过节,对节日也有期盼,喜欢同父母弟弟团圆的时刻。现在的我,对节日没有期盼,甚至觉得不过节或许会更好,平平静静的过日子,内心没有波折,正常上班正常下班,正常休息,有时间就去看母亲,就很好了。不期待,不盼望任何节日,除了给的假期能让我开心。
对节日的不期待,真真的映射出:我~~老了,心态也老了。我不愿伤感怀旧,不愿自叹自抑,但有时心态却不由我控制。比如,今早去早市买菜,为了去母亲那做准备。早早起,出门就细雨霏霏,到了早市,雨愈加大了,阴沉的天空,拥挤的市场,人车并肩,寸步难行,愈是着急,雨愈大,路愈不通。把衣服的帽子戴起,遮多少雨算多少雨吧,下吧,已经湿了,还能如何。前往母亲那里,途中,想到父亲,如果他还健在,我的心情会不一样吧?如果他身体健康,我对过节是否会多了些期盼?归来的途中,我也在想,如果父亲还在,他会更爱吃我做的哪道菜?
今日的心情如天气一样,阴阴的,不晴朗。好不容易去陪母亲一天,这个心态,有点对不起母亲了。
二宝问我:妈妈,今天过中秋节,你为什么包饺子?不是应该吃月饼吗?我说:这个节日也是团圆的日子,团圆的日子就吃饺子。吃完饺子,再吃月饼。每逢过节吃饺子,我家的传统,母亲是这样过节的,我也延续了这个习惯,逢节吃饺子。坏的情绪去一去吧,毕竟今天是个好日子,开心一点,对自己说。
陪伴孩子们长大,陪伴母亲变老,陪伴我最爱的所有人度这短暂亦悠长的岁月,情深,言语浅,珍惜这数十载的日子,这几十个中秋节日,晃眼即过,也快的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