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捉蟹记
在这枫红桂香,菊黄蟹肥的深秋时节,今天一大早,妻子从农贸市场买回了3斤灰黑,油光发亮,如怀表般大的“山溪蟹”。当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看到一脸盆翘着两只丝苗米样眼睛,张着两只老虎钳,沙沙地横行爬动着的“山溪蟹”时,不禁想起了童年在农村,与小伙伴们到山间那九曲十八弯,哗哗流淌着的清澈小溪里捕捉螃蟹的情景。
没到过山区的人们,也许以为大山中唯有香菇、木耳、灵芝、竹笋、野猪、跳麂等山珍,没有鱼、虾、蟹这些鲜美的类似海鲜吧!其实在崇山峻岭间那些纵横交错,川流不息的清澈溪流中,也有着众多的鲤鱼、节斑鱼、鲶鱼、鳗鱼、鳅、鳝、虾、螺丝、螃蟹、石蛙、甲鱼等,它们的味道比大海中的海鲜,还不知鲜美多少倍呢!因为大山中那哗哗流淌的溪水既清澈、又甘甜、没有一点工业污染,鱼儿又是纯天然野生长大,所以其味道便格外地既鲜又美又嫩。
当年,每到红、黄落叶铺满山间小路的深秋时节,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我们三、五个同村小伙伴,便在星期六下午,拎着由毛竹编制的扁型小竹篓,挽起裤腿,到村前收割过的水稻田里翻动稀泥,捉来二、三十条手指头般大的鲜活泥鳅。拿到家里用菜刀将每条泥鳅去头去尾切成三段。然后用五、六十支约一尺长,毛线针一样大的小毛竹签,将一截截泥鳅一支一截地串起,再把串有泥鳅的小竹条串成一个个约十五公分大的圆圈。在星期六下午制作好这抓捕螃蟹的诱饵之后。第二天星期日一吃过早饭,我们3、5个小伙伴便头戴斗笠,腰挂着装蟹的小竹篓,赤着双脚,挽着裤腿,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生龙活虎地出发了。
走了约一里中间铺着一颗颗稍大的扁平光滑石头,两边铺着小鹅卵石的山路,再翻过一座建有供行人躲避风雨,小歇的凉亭的坳门之后,我们便来到了一条宽约百米,两旁皆是崇山峻岭,弯弯曲曲,足有20多里长的支田源。在溪石铺成的石阶古道下方,有着一条约60米宽,沿着山湾弯弯曲曲,哗哗地流淌而来的小溪。在这深秋时节,由于相对干旱,溪水变得既窄又浅,只见弯曲蜿蜒而来之溪,满溪皆是被亿万年洪水冲刷得光滑的大大小小的石头。清澈的溪水在圆滑的大小溪石间哗啦啦地流淌、跌宕着。在这如篜流水般既清澈,又凉爽的溪水、深渊、潭水中,不但悠闲地生活游弋着各种大小,有鳞无鳞的鱼类,在大大小小的溪石下面,还生活着众多背部灰黑,肚下雪白的横行螃蟹和形如青蛙式的灰色石蛙呢。在挤腰深,稍大深潭的大小岩石底下,还生活有其肉嫩滑,营养丰富,其甲骨极其滋阴补肾的大小甲鱼呢。
我们欢快下到溪流中,先分头翻转溪水中的石头看有无螃蟹。一旦连续发现石头下躲藏有螃蟹,我们就分头,分溪段,分别将带来的,串有泥鳅的篾圈诱饵,东一个,西一个地分别放到溪水下,潭水中用石头压住。这诱饵圈可不是瞎放,乱放的,而是按一定经验,技巧摆放的。一般要安放在溪流石头脚部有螃蟹进出的小扁孔,小扁孔前有一小滩黄色的细沙,这种分明有螃蟹生活的溪石边上,或者压放在没过大腿,几张八仙桌大的溪潭浅滩里。隐居在石头下的螃蟹一闻到泥鳅的鲜味,就会立刻爬出来大饱口福。螃蟹们也想象蚂蚁那样将泥鳅抬回家里去慢慢品赏,但诱饵被我们用石头压着钳不走。螃蟹们只好老老实实地在光天化日之下,慢条斯理地钳啊,吃啊,嚼了。大家放置完带来的诱饵,嘻嘻哈哈闲聊等待了约一个小时后,我便各自回到了起始点,开始一个一个地巡视压设在水中的诱饵,抓捕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泥鳅的螃蟹。一旦发现有螃蟹在吃诱饵,我们必须眼疾手快,准确无误地快速将手伸进水中,一把将螃蟹抓起塞进腰边的竹篓里。如果慢了,螃蟹就有可能逃走。或者手指被扺抗的螃蟹大敖钳住。一次从城里来乡下,跟随我去捉蟹的小表妹,在抓螃蟹的过程中,由于沒经验,白嫩的手指就被螃蟹大敖钳得哇哇直叫呢。有时发现一个诱饵就有二、三个螃蟹同时在吃,我们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快速手落手起地分别将螃蟹逮上。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逐一巡查抓捕,我们腰边的小竹篓里便大都装有了3、4O个螃蟹。
第一轮巡查抓捕结束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就会凑到一起,看谁捉得多,比谁捉到的螃蟹大。有时我们还会从小竹篓里抓出一只大螃蟹,掰下一只大敖哩咯哩咯地当零食尝鲜,至今仍记得那生螃蟹大敖中的肉既嫩又滑的同时,还有点咸。大约过一个小时后,我们便又再次回到起点开始第二轮逐一巡查抓捕。这次是一边抓捕螃蟹,一边将诱具小篾圈逐个收起拿回家下次再用。第二轮能捉到的螃蟹,可比第一轮少多了,约只有第一轮的一半许。两轮加在一起少的两斤许,多的约3斤左右。
当太阳正照头顶,迈出的双脚踏到自己的头影时,我们便一手提着沉沉的小竹篓,一手提着一大把小竹圈,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回到家里,母亲、姐姐、或嫂子将螃蟹洗净,晾干,再一层剁碎的红辣椒与生姜碎未、食盐,一层溪蟹地用陶瓷钵腌起,再倒进家酿老酒封起。腌制了3个月后,夹出来的螃蟹就变成了既香,又鲜美,极具特色的糟蟹了。